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1934年的逃亡》以符号化的喻指、诗意般的言说、多视角的叙事和让人回味的孤独感表达了苏童对人性苦难的理解.他用一种冷色调的陌生化的语言叙述着人的生存困境,对人的生命的孤独作出了历史性的独特理解,构建了一个独具艺术特色的叙事世界.  相似文献   
32.
刘春田 《都江学刊》2001,13(3):13-15
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具体来说,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标应以当前为立足点向21世纪延伸。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以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个性心理的教育为基础向人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延伸;思想教育工作的网络应以校园为基地向社会和家庭延伸。  相似文献   
33.
“美术”与“美学”等词从内涵模糊、外延交错到内涵明确、外延清晰的过程正是汉语语境中羡学视野的现代确立过程;也是从美学的观念引进到学科对象与方法的成型再到方法多元化的论域成熟的过程。具体来说是王国雏、蔡元培、宗白华、朱光潜等学者建构哲学美学、社会美学、艺术美学与心理羡学等维度确立了现代汉语语境中关学视野。  相似文献   
34.
苏童小说《米》讲述了一个城市流浪者的故事,其叙事始终把个人生存故事置于家庭的境遇空间之中。苏童以家庭作为人物的伦理情境,通过爱的缺席、恶的生成呈现了其家庭式"伦理情境"的独特文学想象空间。通过这样的伦理情境,苏童引领着读者对人生存境遇进行反思和拷问。  相似文献   
35.
《方舟》叙写了三位女性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文本呈现出了独特的伦理焦虑,主要体现在身份的悖逆、认同的艰难以及不自觉地叙事三个方面,而隐藏在这种伦理焦虑背后的是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探寻。  相似文献   
36.
以文学为本位,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建立文学研究的背景与框架,《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以地理、作家、文本三者的关系为研究枢纽,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与民族风貌。其研究拓展文学地理学的格局,创建文学地理学的内在理路,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与新品质。  相似文献   
37.
萧红的《生死场》呈现了小村庄幽闭贫困的生活环境和日本侵入村庄后混乱而又紧张的生存图景。萧红以悲悯的情怀,沉重而又激动的心情书写了乡村家庭中女性的悲剧及战争中人性的觉醒。无论是对女性悲剧的书写还是对苦难中人性觉醒的关注,都表达了萧红对人们生老病死及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在这种典型环境和伦理情境中,萧红为我们展示了别样的生死场景和独特的乡土世界。  相似文献   
38.
意境论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化合的背景。应该从文化化合的角度认识意境论的历史与价值;以文化化合为目标,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开启意境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9.
本刊上期发表了冯伯群《利用档案引发的一场官司——〈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以后》一文之后,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是近年来见诸档案报刊中不可多得的一篇好文章。作者以记者职业敏感性、学者文笔的严谨性详细披露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作者陆键东因利用档案引发这场官司的来龙去脉,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这起官司深刻的理性思索。同时,文章通过这场官司也提出诸多值得档案界同行深入探讨的话题:如何认识《档案法》中关于档案公布的所有权?如何界定档案开放利用与公布的关系?如何界定在利用档案中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等等。提出了一个既是档案立法部门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前不久,本刊为此特邀在京法学界、档案界、新闻界的几位著名专家、资深记者一起座谈,同时也约请几位外省市的档案界同仁笔谈,共同就这一话题听听他们的真知灼见。正当本文发稿之际,我们与在广州市文化局工作的陆键东取得了联系。当得知我们在讨论这场官司带来的思考时,他十分感动。没想到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档案界、法学界、新闻界的朋友们仍然关注这起官司,并表示有机会他也想谈谈这场官司败诉后的思考,诉诉自己的“苦衷”。  相似文献   
40.
现在经济生活繁荣了,人们的交往多了,经济利益多了,人们交往中的纽带多了,发生纠纷的机会就多了。人的行为就需要规矩,需要法律。新闻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也要有规矩。规矩的结果是大家都按一个公平的准则来作。新闻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当面临着法律调整的问题。除了本身和法律相通的“真实”原则之外,另一个相通的原则,是我们过去没有搭起来的“公开”原则。新闻要反映社会生活,必须秉持公平。在目前的新闻界经常会遇到两类问题。一是当公众关心的事情在新闻上发生问题,不能报的时候,一句话,要有纪律性。但我们还经常发现,与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