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育是一项基于生命、通过生命、为了生命的事业.具备人文意蕴的生命品性是教育的质素所在,也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前提.智能时代下智能化的现代技术与教育广泛融合,教育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走向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但智能技术依循的机械逻辑和人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理念等使教育面临技术异化及其生命异化的困境.站在生命哲学的视角,教育理应在智能化的发展中聚焦生命的发展而非智能技术的简单应用,重新审视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生命原点,减弱唯理性的技术逻辑对学生生命体验的遮蔽,规避智能技术主导的教学对学生生命自由的钳制,弥合智能技术介入的师生交往中生命情感的缺位.  相似文献   
32.
刘济良 《红领巾》2004,(5):28-30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它对大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定向、规范作用,指导着大学教育不断地超越现实、追求完美.确立专业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合理兼顾、个体人格完善与社会责任担当均衡关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大学教育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33.
2005年11月4日-7日,由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在河南省开封市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单位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问题以及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有学者认为,从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正式设立德育研究课题至今,德育研究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变化:(1)德育课题研究经历了从宏大主题式研究向微观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并不断挖掘和拓展新的研究领域;(2)关注德育外部环境的变化,注重理论研究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3)德育研究日趋专业化,…  相似文献   
34.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2 0 0 2年专题研讨会 ,于 4月 2 0日至 2 3日在河南大学召开。 70多名与会者 ,围绕着“新世纪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国成人教育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一、深入探讨“终身教育”等基本概念与会者的基本共识是 ,对概念的理解 ,是一个通过碰撞走向清晰的过程 ,有必要深入探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这三个基本概念。首先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概念 ,它们不能用来指代具体的、确定的教育形态。例如“终身教育”概念 ,它实际上是人们对教育与生命全程的关系进行深…  相似文献   
35.
自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在人类文明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引发了生态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由废气、废水和废渣所带来的“三废”污染,城市垃圾和噪音污染,酸雨酸雾现象和全球出现…  相似文献   
36.
论香港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作者日前去香港参加了有关学术会议,通过参观中小学,研究分析它们的公民教育教材,与香港教育界人士座谈,感到香港是非常重视生命教育的。 一 在价值取向方面,香港的教育是以人和人的生命为本的。香港的公民教育多选择的是与生命题材相关的话题,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如中学公民课教材《爱与生命》,从青春期的烦恼切入,以一些微小常见的事例作引,告诉学生必要的生理知识,并客观地介绍一些敏感的生理话题,使学生认识自身,赞美身体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正视青少年的敏感心理,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37.
美好课堂生活承载着对课堂生活优质化的价值期许,旨在达成师生双方互相生命滋养的理想课堂教学效果。美好课堂生活以物质生活为基础保障、以理性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关系生活为表现形式、以道德生活为核心环节,彰显着润泽生命、促进幸福、完善德性和推进发展的重要意义。美好课堂生活之创建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空间,促进身心“在场”的具身学习;提升教学交往素养,在相互关怀中玉成师生幸福;重构课堂教学秩序,培育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关注教学育人过程,突显学生评价话语的德性关照。  相似文献   
38.
自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大众化方向迅猛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我国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介于重点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之间的教育实体正在积极探索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结合的新路子:分层次办学;分类别指导;针对性实施;阶段性突破。努力把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效益,在履行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双重社会责任中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进而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9.
教育“减负”问题一直备受教育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减负”成效甚微,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结果。“减负”本身带有的虚拟性和“减负”中利益人群的反对导致其举步维艰。一线教师对“减负”的怀疑、担忧甚至排斥,家长们声称“减负”很好但做不到,以及学生“自主减负”意识的缺乏等一系列因素阻碍着“减负”的实施。深入理解和分析阻碍减负的复杂因素是制定减负政策措施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0.
生命化视域中的德育提倡德育过程中“生命的在场”。生命化德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尊重学生个性化、个体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鼓励学生首先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使学生的品德高尚、人性向善、生命过程丰满而幸福,最终达成道德教育的应然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