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人……人……人……到处都是人.天南海北的学生,聚向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造反的湖南长沙,然后困在长沙,又涌出长沙,操什么口音的都有,穿什么装束的都有(许多年后,我一看到描写红卫兵的电影、电视,动辄一律穿绿军装,就感到可笑,感到太"抽象",太"典型",太不真实,太服装"脸谱化"了.比方说,戴线绒圆帽,穿对襟布扣中式便装的上海男学生就比比皆是,一眼就能认出是"阿拉"),什么心态都有;站台上已经人满为患,不亚于多年以后的打工潮,但人们还是一波一波地冲进来--"冲"这个词,一点儿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12.
听说澳大利亚中小学的课本竟然是公用的,是在给孩子办留学签证的时候。当时正值澳大利亚的暑假,以曾多年从事教育的经验,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让孩子先有一份感性的了解与预习,我给一位老友打电话,向他借一套他在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儿子上学期用过的各种课本——意料中,这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落空了。电话那头说,澳大利亚的课本是不属于学生自己的。按当地的法规,课本必须一届一届传承,直到不能再用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