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1.
12.
《楚辞章句》的“序文”,向以为王逸作。近有异议者,然对其提出的“序文之间”、“注”“序”之间的“自相矛盾”,“注”对“序”的“深到语”无“相应之诠发”,“序”中所写有异代所不能想象者,《离骚》《天问》各自之前后序不协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议未能动摇传统之说。另外,对“序文”刘向作说的几大理由进行考辨,得出:这些理由,均不能成立。全文的结论认为:这些“序文”全是王逸作的。  相似文献   
13.
“辞赋”即赋.《楚辞》之“辞”非文体名;“骚”为赋之一类,而论与赋平列;用赋的手法所写之论,通于赋而非赋。故《全汉赋》当收汉人之“骚”,而不应录《非有先生论》。汉人为赋少有序者,所谓“序”,多为后人缀史辞为之。《全汉赋》仍其旧而不加说明,略欠辨正之功。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育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其理解力。古人为何重别,不以古还古、设身处地,是难以甚至无法理解的;以比观之方法来显中国古典悲剧性作品之类的特色与中西悲剧之异同,使学易明其所以然;引导学转换角度思考,以便其“化”。  相似文献   
15.
“《文选》是受到《华林遍略》的启发而着手编撰的”一说,既缺乏文献支撑,在情理上亦难以说得过去.而在此基础上,仅据徐勉是老师而萧统“每事询谋”、《文选》编撰的目的之一是为“方便作者翻检以及写作取则之需”与“编者与《华林遍略》领编者徐勉有着特殊关系”这三方面理由,是说明不了《文选》事类编录受《华林遍略》重要影响的,况且这些理由本身又存在着种种问题.六朝时,类书以隶事为归,总集专取诗文,彼此别途,而后者亦自多“各为条贯”,故断《文选》赋、诗二体的再分类本之类书,有失圆照.  相似文献   
16.
王逸注《离骚》之“帝高阳之苗裔兮”云: (楚)武王求尊爵于周,周不与,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氏。 汤先生《离骚今注》引此作“受屈为卿”(原注:“《章句》《补注》各本误作‘客卿’,此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王逸注校改”)。屈先生《屈原氏族考》说此同,而谓朱熹驳王逸此说未为得,其云: 王逸《章句》中“受屈为卿”一句,世传诸本,“卿”上多一“客”字,“客”字乃是衍文,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王逸之说,即无此字,是  相似文献   
17.
王逸注《离骚》之“帝高阳之苗裔兮”云: (楚)武王求尊爵于周,周不与,遂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氏。 汤先生《离骚今注》引此作“受屈为卿”(原注:“《章句》《补注》各本误作‘客卿’,此……  相似文献   
18.
力之 《中国文化》2021,(1):411-421
從目録學的角度看,《文選》爲詩文總集是没有任何問题的,而方師鐸則力證其爲類書.然方先生由《皇覽》爲類書與歐陽詢之説無法證明《文選》亦若是,其《文選》"本質上就是一部類書"説乃誤解《文選序》所致.從研究方法論的層面上説,方先生之失乃因未能在出發處辨"路向".是否凡"以類相從"者便是類書?此至關重要,而方先生忽之;由《藝文...  相似文献   
19.
20.
力之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1):122-124
笔者读到好的论著,精神每为之一振,展读宇鸿教授《〈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一书,即有斯感。所感者何?今略而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