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2715篇
科学研究   514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36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4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革和发展,形成现在倍受亚洲其他高校称颂的“中大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六次通识教育改革的描述与分析,展现中大通识教育发展历程,探询“中大模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2.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the15th dayof the1st lunar m onth),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LanternFestival)。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赏灯的风俗起源于汉朝(the H an D ynasty),到了唐代(theTang D ynasty),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到处都挂着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点灯的盛况“接…  相似文献   
103.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孩子三四岁时,我们便希望他能独立,能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看不到妈妈就哭,吃饭要喂,睡觉要陪,连画画做手工也要大人帮着涂、帮着剪,这让父母们很伤脑筋。宝宝这么“粘”,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克服依赖性,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以下是个人几点不成熟的经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4.
105.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既是教师业务功底的体现,又是对参差不齐学情的一种驾驭。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无效、无序、无章现象则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对于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田媛媛  黄涛 《红领巾》2007,(5):21-21
我有一间我自己的小房间。我在那里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还经常躺在床上幻想。  相似文献   
107.
随着一阵“哗——哗——哗——”的响声,风卷着一个白色塑料袋在向前飞跑。突然塑料袋的身体一抖,被挂在了一棵正在午睡的老松树身上。“哎呀,是谁呀?”那棵老松树被惊醒了。塑料袋不好意思地说:“是风大哥把我卷来的。”站在一旁的风大哥听到后,气呼呼地说:“这能怪我吗?你也不想想就乱说别人。”就这样,风、塑  相似文献   
108.
漂泊的人们总是富有而不安的。我这么认为多半因为我是惮于变化的,这也是我选择考研,毕业又升学的原因;又不甘被固固地稳住,于心下思量了又思量,就弃了研习四年的广播电视,投向美学。我是一直为自己的这个选择得意并热情鼓掌:既可尝到鲜儿,又不必捱那撕皮扯肉的裂变之苦(听说由学校到社会,总要经历一番身心的分裂和整合),而且若走运,还可以此所谓“不变”应万变。直觉得便宜被自己占尽了。 意料不及的是,消息初在朋友师长中传开时,引得一片扼腕叹息。大概他们都觉得我是因为工作找得不如  相似文献   
109.
雪趣     
"今天怎么这么冷?"我说着便走出家门,"咦,什么时候下的雪?我怎么不知道?"在阳光的照耀下,雪花亮晶晶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雪白的地毯,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真是银装素裹。极目远眺,远处的山,也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可能大地妈妈怕山娃娃冷,专门让它穿上的。房顶上盖了一层洁白无瑕的雪,树枝上也落满了雪,像开着的梨花似的。松树、柏树  相似文献   
110.
郑媛媛  孙治学 《现代语文》2007,(10):114-115
一篇《琵琶行》便可以让诗人名垂千古,在中国古典诗歌描写音乐的佳作中,《琵琶行》与《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堪称“三足鼎立”;《琵琶行》有三次关于音乐的描写,我们称之为“三弹琵琶”,第二次音乐描写是此诗的重要内容,也是三弹琵琶中最精彩的一次;《琵琶行》之所以卓绝千古,是因为诗中有“三绝”,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应是第三绝,诗人以一颗伟大的爱心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