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随着"文革"十年浩劫的结束,作家孙犁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此时,他已然步入生命的晚途.文革经验、无以抗拒的生命衰老及其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成为晚年孙犁所有言说的内在规约.综观孙犁晚年的创作,"失望"与"愤激"是弥漫其间的两种主要情绪,分别对应着其文革经验和步入人生晚途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2.
老师的笑     
叶君 《学子》2004,(9):25-25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开学的第一天。她捧着教科书从教室外面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煦丽的笑容。  相似文献   
23.
将科学研究前沿和热点的荧光检测技术引入本科教学实践,合成了一种具有快速、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新型荧光探针CMC/Tb(Ⅲ)复合物,用于对自来水中Mn~(2+)的快速检测。该实验的实施,对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衰老之于作家孙犁是一个转捩,在其身上这种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内在心态的种种波动、演化,是解读晚年孙犁生命意识的鲜明症候。从其晚年著述不时表达的“生趣”和偶尔流露的“死意”中,可以窥见他那几乎不为人知的心理深层。由“文革经验”感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在极度孤寂中流露出生趣体悟,以及基于大失望的死之神往,是晚年孙犁传达生命意识的三个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25.
<铁木前传>是孙犁继<荷花淀>之后最为人称誉的作品,被视为"十七年文学"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其主题和意旨的探讨几乎从未停止,其多义而敞开的品格不断召唤着人们的阐释冲动.事实上,它是孙犁无法写竣的半部书,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对当时时代的认知与自身的美学追求之间存在某种错位,以致小说的主题意蕴表现出明显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26.
和任贤齐、侯湘婷拍《轻松打》广告踏进演艺圈的钱韦杉,拥有一头又直又黑的秀发,为许多大明星在广告中打造乌黑亮丽的形象,包括周慧敏在楼梯前  相似文献   
27.
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可再生的、可生物降解的、生物相容的和可衍生化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对它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也是人类第一个利用的天然材料,本文通过对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发现和利用的科学史的回顾,阐述了纤维素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8.
在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迥异于"自发的批评"和"职业的批评".文章通过对李健吾文学批评的总体考察,从中把握出其独特性,源于他在从事批评时的自由心态与纯正的艺术趣味.在文学批评面临着困境的今天,重新观照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无疑对于当下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理性批评氛围的形成以及批评言说方式的丰富,具有多层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9.
在"简简单单教语文"思想的影响下,近年来,简约课堂大受欢迎,很多课堂去除了传统课堂教学繁复有余、效果不足的弊端。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的做法也有一些新的误区,有的做"减法",有的搞"整合",有的重"拓展",这样的课堂,教师的总结只是重复学生的感悟,学生的感悟只是在同一平面上滑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读出层次,悟向纵深,是为了简单而简单,走入了教学的误区。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我觉得应该重先学、巧导学、精拓展。  相似文献   
30.
工会图书馆是工会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传播文化知识,提高职工素质,培育“四有”新人的阵地。新形势下,工会图书馆工作者应抓住机遇,致力于工会图书馆的发展,开创工会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新局面。在此,笔者仅从工会图书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如何办好工会图书馆谈谈自己粗浅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结构的调整,职工的商品意识、信息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得到加强,广大职工迫切需要图书馆这个“外脑”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办好工会图书馆,利用书刊资料,面向企业、面向工人,为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