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2.
城乡教师流动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重庆和成都两地教师城乡流动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能正确认识城乡教师流动的意义.然而,由于相关制度缺失,教师对于参与城乡教师流动存在顾虑.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学校和不同职称的教师群体在参与城乡教师流动的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既需要从正式制度层面确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加强保障制度建设,又需要从非正式制度层面不断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3.
有人认为师范专业的钢琴“用不着基本功”,“无须讲求正规”,只要能弹“即兴伴奏”,能弹歌曲就行,不必在基本方法与基本技巧训练中花大力气。这些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有害的,是对师范专业钢琴教学以及“师范性”的极大误解。  相似文献   
34.
文理科分合问题是我国普通中学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其历史进行考察.鉴于近代社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特殊意义,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近代社会背景中,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文理科分合的影响因素既显得必要,又具有可能.基于课程、文化、人的分析框架,通过考察近代文理科分合的基本历程,探讨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指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文理科分合的不同影响,课程改革应该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35.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种类型。在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及三种类型高技能人才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三种类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36.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时常会要求学生慢练。那么,何谓慢练呢?慢练对钢琴学习到底有什么帮助,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37.
课堂教育是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堂效果如何 ,直接影响学员政治素质的提高。所以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授课质量 ,是政治理论教员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谈几点认识。一、搞好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脉搏 ,做到有的放矢 ,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的重要前提搞好调查研究 ,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脉搏 ,是决定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的关键所在和首要环节。实践中 ,有些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够理想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一是没有真正弄清新时期学员的思想变化 ;二是没有完全适应学…  相似文献   
38.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层价值被遮蔽,实践的高度与力度不够.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有着其超越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该类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以及特色学校形成,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然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注重加强语言技能训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因素的渗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40.
基于课程资源的视角,可以将科普剧理解为以物为载体、以活动为载体和以人为载体等三种形式的课程资源统一体,其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指向科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意味着科普剧开发主体和开发方式的改变。建立馆校互动机制、将课程内容情境化、将科普剧表演活动课程化是科普剧开发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