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J讯J伪J伪J诀J气J沃.J飞JjJ钱J沃J气月咬,J伙.叫,J气 “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奖”评奖会暨“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初评会8月25日至27日在京举行。共有58家出版社142种教育图书参评(每家出版社至多报送5种),结果评出一等奖J0种,二等奖33种。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送的5种教育图书全部获奖,其中《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巧卷,瞿葆奎主编、吕达副主编)和《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阂维方主编)荣获一等奖,《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睦依凡著)、《现代教育的探索一一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单中惠著)、《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顾明远著)…  相似文献   
102.
鲁迅的小说多次写到狼,那么,其作品中狼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本文试作分析。 一、封建思想如狼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被封建势力压迫、禁锢多年,时时害怕、提防自己被人吃掉。小说在记录“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时,写“狼”的有两处:第三则日记中提到“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在第七则日记中,“狂人”又写到“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  相似文献   
103.
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既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文章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的现象,阐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一条河流的歌,一般是指河水在岸两边的树根、草蔓、或河床上的石头,或河之拐弯处所弹奏出来的旋律。河流弹奏的音乐令人愉悦,说明人类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和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是新时代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热门话题,可是现实教学评价中仍有很多教师未能充分掌握其理念.通过解说"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理念和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教学评价"的一些建议,由此启发教师思考如何改善日常的教学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6.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九·五”期间,我们主动把教育推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坚持走农科教结合、普职成统筹的路子,积极推进农村实用科技向农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实现科教兴农、科教兴市的跨世纪目标,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成效。一、以服务农村经济为着眼点,树立教育先行的观念近几年,我们主动开展  相似文献   
107.
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产业关联及结构、科技转化能力、创新环境支撑5个维度,筛选并构建包含34个末端指标的评价体系。以中国激光产业2019年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模型,对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大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从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其中,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华中地区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撑,但在创新资源投入、创新成果产出方面仍有待加强;华北地区整体集中度较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激光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08.
刷脸识别技术在识别人脸层面的巨大优势,使得其应用场景囊括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且安全、便捷与信任传递的应用价值得到普遍认可。然而,技术社会中人的角色在被不断弱化,技术与社会间的双向促进却在一定维度上减损了人的主体性。刷脸识别因涉及人脸的分析使得构建体系不能止于纯粹的法学思考,需要技术伦理视角的引入。其中,刷脸识别在技术伦理层面的挑战大致表现为技术至上主义对人性认知的冲击,与互联网发展异态相耦合,及人类社群与技术社群的颉颃。鉴于此,关于刷脸识别中的技术伦理审视及规制,应从刷脸识别的理论支持层面出发,进而探索出符合同一与差异的辩证规制原理,明确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边界以及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