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4篇
教育   6084篇
科学研究   1050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619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69篇
信息传播   126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徐阳  司洪昌 《教育史研究》2006,(4):46-48,86
新式学堂在建立过程中,虽然在组织形式上带有传统私塾的痕迹,但在观念和价值上与传统乡村社会出现了断裂,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抗拒。作为一种外来的社会组织,学校组织的变迁和与本土社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知识转移视角,选取知识存量变化、知识使用效果、知识创新程度及知识使用频率四项指标作为知识转移效果的衡量构面,确定以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知识特性因素、知识源因素、知识受体因素、转移情境因素)为自变量、知识转移效果为因变量的研究思路。然后以SPSS 软件对实证数据进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部知识转移差异性分析和知识转移效果与知识转移影响因子间的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务工年限较长、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转移中拥有较大的优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吸收意愿、知识内隐性、文化差异、知识转移能力、关系质量、知识复杂性、知识转移通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转移效果存在显著影响。最后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提出对策建议。表8。图3。参考文献59。  相似文献   
103.
官德洪 《贵州教育》2011,(23):15-15
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摆在每位校长、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道德教育,主动转变自身在德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值得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正认识多米尼克,是在杭州电视台经济频道一档节目《杨莅分享会》上。这位29岁的奥地利青年,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与现场观众交流,分享的题目是他以前制作的短视频——《谢谢杭州》。"对于我来说,毕业之后选择杭州,是在正确的时间来到了正确的地方。"在多米尼克的眼里,他踏足过的中国大都市,大都千城一面,惟独山水杭州有繁华而闹腾的一面,也有温润而安逸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5.
司阳 《广西教育》2014,(43):15-16
分析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从思想道德教育的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对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教育理论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6.
107.
动物世界     
正~~  相似文献   
108.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求知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坚韧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9.
以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思考校园足球开展的实质、人才培养与发展出路等问题,探讨成立中国(上海)足球教育学院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充分整合高校、俱乐部、社会等资源,融合校园足球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接纳三大系统,构建大中小学全覆盖、“一条龙”式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10.
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