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6岁前,孩子已经有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忌妒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应对却处在萌芽阶段,所以当孩子遭遇负面情绪并因此出现过激行动时,他们并不一定清楚行动和感受之间的关联。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跟其他能力一样,在亲子互动中慢慢滋长,从父母对他情绪的回应、鼓励、制止或示范中学到对情绪的态度和表达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吕建华 《家庭教育》2003,(9B):14-15
人们常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身体动觉智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心理学家用动作来测定婴幼儿的智力,意即婴幼儿的智力状况必须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您知道吗,即使是让宝宝自己握着奶瓶吃奶,也是对其肢体动觉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锅炉停炉保养方面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如保养工作失控,锅炉金属外表面酸性腐蚀严重。如何管理是直接影响锅炉保养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构成锅炉保养体系的三个重要环节。锅炉作为一种特殊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目前还没完全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若干事故的分析,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锅炉运行管理不良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吕建华  骆宏 《家庭教育》2003,(11B):16-18
6岁前。孩子已经有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忌妒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和应对却处在萌芽阶段。所以当孩子遭遇负面情绪并因此出现过激行动时。他们并不一定清楚行动和感受之间的关联。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跟其他能力一样。在亲子互动中慢慢滋长。从父母对他情绪的回应、鼓励、制止或示范中学到对情绪的态度和表达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吕建华 《教师》2022,(1):63-65
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养成的科学思维,可以用来改善在其他科学领域的认识和观点,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文章重新梳理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提出科学思维的养成策略,并结合课堂实践进行具体的演示,进一步证明开展科学思维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吕建华 《内江科技》2010,31(11):120-120,157
本文从丝条在纺丝过程中受力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半连续纺丝机去酸辊上发生并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我国林业税费存在的问题,如林业税费制度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种类繁多、林业税费政策执行不规范、林业税费使用不规范等,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林业税费制度及政策、改革育林基金等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验与程序     
经验与程序吕建华你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时下的许多所谓经验,只不过是程序的代名词而已。而且,这种将程序当作经验的现象,还并非个别,它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之中,且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不客气地说,现在的有些“经验”,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经验,介绍经验的人往往是把某...  相似文献   
19.
应用解离萃取分离合成吡啶产生的3-甲基吡啶(3-MPD)与4-甲基吡啶(4-MPD)的混合物(φ(3-MPD)=68.472 2%;φ(4-MPD)=26.517 6%),对影响解离萃取分离的6个因素萃取剂、萃取剂的浓度及投料量、有机溶剂及投料量,以及分离温度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各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了六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有机相两甲基吡啶的体积比为主要考查对象,筛选出了解离萃取分离甲基吡啶混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当甲基吡啶的混合物为24 mL时,以浓度为2 mol/L的对甲基苯磺酸为萃取剂,用量为40 mL,正庚烷为溶剂,用量为48 mL,温度为0 ℃时分离效果最好.通过重复性实验,分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说明此法具有工业化潜力.  相似文献   
20.
吕建华 《物理教师》2001,(12):10-11
“人造卫星”问题是历年高考出题的热点 ,而在本书的教学中 ,由于课本本身篇幅太少 ,而且阐述得过于简单笼统 ,加上学生对卫星运动的物理过程、力的特点、运动的特点、能量的特点等的模糊认识 ,学生在对本节的理解和掌握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本节的教学中 ,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疑点 .1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有何区别 ?我们知道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 ,要把人造卫星从地面发射进入一定的轨道而绕地球运行 ,必须使人造卫星克服地球对它很大的万有引力 ,也就是发射时必须使人造卫星具有一定的动能 ,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