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3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文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学化学解题的常用思维模式,即:类比思维、整体思维、逆向思维、变形思维、猜想思维、直觉思维。并举例说明各思维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212.
钱锺书旧体诗创作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即已蜚声诗坛,纸贵洛阳。然晚年所定《槐聚诗存》,却未能充分满足读的期许。他追求“律细”,刻意经营,主要侧重于诗艺,但时有欠安;在声律方面,则无论平仄音韵,多有疏失之处。本分析了他的36首诗作,并对其中26首提出修润意见。凡所批评,一以旧体诗传统格律为指归,明其率略,求其惬当,并商诸方家。  相似文献   
213.
《婚姻健合理论》也可说是一种"婚姻动力学"理论。它站在"两性相吸"基础上,探讨婚姻制度的社会关系构成及契约的基本条款内容,从而说明了婚姻的本质;它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操作的结果,而这种"原则和程序"的内容是由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决定的;它把婚姻的存在视为"连续不断选择"与"连续选择同一"的结果;它把爱情与婚姻选择条件相区别,从人们对异性的需要强度所达的层次不同,来探讨两性问的"关系距离(即关切程度)",从而说明了婚姻中的爱情机制。在婚姻的本质构成、选择机制、爱惜机制、稳定机制的基础上,《婚姻键合理论》杨顺地说明了诸如婚姻排他性和可变性问题、婚外恋问题、年龄问题、离婚率问题、未来联偶婚制问题等。在《蒲峪学刊》1999年第1期已刊出了本理论对婚姻"本质构成"和"选择机制"的阐释,此文继续对婚姻的"爱情机制"和"稳定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14.
《婚姻键合理论》也可说是一种“婚姻动力学”理论。它站在“两性相吸”基础上,探讨婚姻制度的社会关系构成及契约的基本条款内容,从而说明了婚姻的本质;它把婚姻的选择视为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操作”的结果,而这种“原则和程序”的内容是由人类社会进步水平决定的;它把婚姻的存在视为“连续不断选择”与“连续选择同一”的结果;它把爱情与婚姻选择条件相区别,从人们对异性的需要强度所达的层次不同,来探讨两性间的“关系距离(即关切程度)”,从而说明了婚姻中的爱情机制。在婚姻的本质构成、选择机制、爱情机制、稳定机制的基础上,《婚姻键合理论》畅顺地说明了诸如婚姻排他性和可变性问题、婚外恋问题、年龄问题、离婚率问题、未来联偶婚制问题等  相似文献   
215.
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中失分,除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外,思维障碍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下面就其主要表现作简要分析。一、思维守旧例1由X、Y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中,含X为M.ide;由它们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中,X为34.5%,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一二刍Y(B)〕一千二YC)XY(D)XY3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思维的灵活性,有的同学按步就班、误入歧途,必为设未知数,列比例求解,不但费时而且易出错。若能灵活变通,将w选项中的4匕学式变形为x,!j、xvi、xv。XY3,再与XYZ比较(因其中X的含量较高),很明显,只有(…  相似文献   
216.
<正>攒尖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宋代称为撮尖,清代称为攒尖.通常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体现天圆地方的理念,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园林建筑.在各地新高考模拟试卷中,以“攒尖”为载体的立体几何题频频“闪亮登场”,它们构思精巧、韵味十足、魅力四射,既能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又能提升考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下面精选十一例并分类加以剖析,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