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楔入中国社会与文化机体中的近代教会大学,以基督教的"全球价值"为核心,扮演着西学东渐的角色;同时它亦面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与民族主义的挑战,而不断作出调整,逐渐朝"中国化"方向发展。作为教会大学核心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功能经历了由"传播福音"到"世俗化"以服务教育学术再到"地域关怀"服务于中国社会的演变过程,不失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占到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较大比重,他们的职业生涯与专业成长,关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考察了浙江省金华地区中师学历背景的教师成长状况,在总结这一群体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的成长状况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甚大.浙、皖两省的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教师个体的学力表征、教龄、学历、性别、工作单位等因素是影响其自我身份认同与专业成长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学校承担了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任务,中师毕业生的成长状况与基础教育发展密切相关。以安徽池州地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职业生涯中的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情况,可以发现特殊的成长环境、教育经历以及个体主观因素是影响其成长的关键变量。促进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需要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立足于教育公平,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并注重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影响校长培训工作成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工具理性导向与培训课程选择上的实用主义、培训过程中的社会支配作用与学员的主体性缺失、用物质之律代替人事之律与培训中人被物化等因素会影响培训的工作成效。本文在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成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的“悖论”——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及其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缺乏相应的外缘条件与学者内在的人格因素.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变得异常尖锐,表现为诸多悖论.蔡元培的"不合作主义"正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显示了中国近代大学学术诉求所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民祥 《继续教育》2004,18(5):45-47
教师素质是影响课程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是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研究教师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我国近二十年教育改革的实践也证明,没有配套的师资培训,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改革就无法深入,也不可能取得持久的成效。这些经验都提醒我们,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文化观,对其中国弟子影响至深,颇为适合他们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与重建中国文化、启蒙国民性的需要。面对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反传统倾向,以吴宓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坚持走人文主义启蒙之路,将新人文主义思想运用于高等教育实践,对东南学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外文系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课程观力主课程的“人本化”,它强调通过教育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认知学习必须同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当它植根于情意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它认为以学生的生活现实问题为主题选择出来的教材,教学才会真正适合儿童的实际,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革。我们可以借鉴人本主义课程观中一些有用的东西,使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