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教育   4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五四时期是一个学术开放的时代,同时也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时代。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在开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过程中,对英国的学术思想、法国的学术思想、日本的学术思想展开研究,吸收了其积极成果,从而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李大钊也成为五四时期研究外国学术思想的先驱。由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努力及其与外国学术资源的关系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创建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水平的背景中进行的,体现了多元借鉴与学术传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最近外交团的态度的报告》是一份研究李大钊在1927年初开展外交活动的重要材料。根据这一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李大钊为武汉国民政府进行外交活动的一个侧面和李大钊在英、美、法和日本外交使团中所作的外交努力。1927年初李大钊的外交活动,对于武汉国民政府争取外交上的主动,策应北伐战争的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上下工夫,并努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维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理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研究,进而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为中国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人民革命的政治实践、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联系起来,揭示了十月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十月革命的宣传,李大钊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并以实际行动来追求科学社会主义的美...  相似文献   
15.
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大钊早年留学日本,系统地接受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除受到欧美文化的洗礼外,还受到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李大钊通过吸收日本的思想文化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并在日本思想界的影响下研究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有5年时间担任图书馆主任职务.在此期间,他努力倡导图书馆现代管理的新观念,加强北大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推动中国图书馆教育的社会化,为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国图书馆由封建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时代,李大钊是一个杰出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7.
晚清社会的变迁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留学生对晚清社会的变迁则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就晚清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学术变迁而言,留学生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洋务运动的运作,影响晚清政治的演进并使晚清政治走向终结,推晚清学术思想向现代方向转型。研究留学生与晚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可以认识晚清社会演进的规律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学术界关于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评定了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了艾思奇哲学思想发展进程、基本特征及其意义,探讨了《大众哲学》的特点及学术价值,加强了艾思奇哲学思想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学术界在研究毛泽东社会学思想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集中探讨了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来源、研究方法、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分析了毛泽东的调查研究、阶级阶层、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社会学思想;开始了对毛泽东的应用社会学思想的研究,关涉毛泽东的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军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教育社会学、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等方面的思想,凸显毛泽东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分支学科形成的贡献。今后,还可以在基本概念厘定、系统性研究、研究深度的拓展、文献资料的使用、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努力,使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的研究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关键”。刘少奇同志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批判了中国共产党内严重存在的“左”倾错误,深刻分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明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条件。他在领导华北、华中的抗日斗争中,正确地贯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