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亲爱的妈妈:快半年没有见面了吧,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希望它能够把我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你。妈妈,你该回来了吧。你知道吗?自从你走后,我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每天晚上我都在睡梦中看见你。从梦中惊醒,却只能望着宿舍的天花板发呆。自从你离开后,在我孤独时,有谁来安慰我?在我生气时,又有谁来哄我?每次走到门口,我总幻想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可推开门,只有清冷的空房间。  相似文献   
22.
课上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习热情变得高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提升他们综合素养,使他们了解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将详细阐述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改善传统文化缺失问题,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共有三篇课文 :《西门豹》、《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依据新大纲的要求 ,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单元训练的重点和学生实际 ,我们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一二三四”原则 ,作了如下尝试。△说明“一” ,指努力构建一种新型实效的教学模式 ,探索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根据 2 1世纪新人必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 ,我们致力于“主体性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育人为根本 ,构建“定标———互议———感悟”的开放式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国外研究学者们对“追求自尊“的价值提出了质疑。追求自尊所带来的长远代价已远远超过它在情绪上所起的短期缓冲效果,并对人们的自主权利、能力发展、人际关系、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5.
箱庭疗法与受灾儿童的心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心理干预已正式纳入此次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当中。灾后心理救助的重点人群之一就是儿童。而箱庭疗法特别适合针对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受灾儿童的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有助于灾区儿童和青少年修复心灵创伤,摆脱心理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26.
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对于提升全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调查表明现目前的大学生科学素养水平不甚高,整体状况不够理想。该现象是受多方面因素作用,其中大学里课程的设置及评价等就是其中因素之一。针对该情况,本文提出通过开设文科物理,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上来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7.
成颖  吴玉婷 《科教文汇》2009,(6):145-145
本文试图通过综述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影响语用能力习得的因素,然后进一步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就如阿培养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这一问题从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教科书设计、教师培训、课堂教学、测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8.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9.
老年群体的ICT使用问题是老龄化、数字化、现代化交叠推进的产物,考察和反思媒体如何认知和建构老年群体的ICT使用议题,对当下理解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批评性隐喻分析法对老年群体ICT使用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媒体通过不同类型的隐喻建构了老年群体的数字弱者形象和ICT技术迷思,从而使该议题获得了话语上的合法性。隐喻背后的话语建构逻辑反映了当下社会、政治、文化中本质主义老年观和积极老龄观的矛盾,也体现出明显的单向度技术进步主义观念,以及平等主义关怀和孝道文化下的数字治理观。研究意在通过上述分析反思老年群体的ICT使用问题,从而更好地践行积极老龄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