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汉语连接成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在众多翻译家的努力下,一大批哈萨克文学作品被陆续介绍给广大的汉语读者。众多汉译文本的出现,对哈萨克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以现有的翻译成果而言,一些汉译文本存在不少语言瑕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优秀的哈萨克文学作品的感知与了解。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示哈萨克文学的独特魅力,应该进一步提高哈萨克文学作品的汉译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汉语申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在运用汉语成语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针对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改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成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该重视成语语义教学;第二,应该引进成语结构分析和语法作用考察;第三,应该重视汉文化的学习;第四。应该加强汉语语感的培养;第五,应该编写适用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汉语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部分,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起来却有很多困难。他们运用汉语成语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书写形式有误、语义理解有误、语义搭配不当、句法运用不当、语用范围不妥等。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缺乏对汉语成语语义全面正确的理解;第二,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掌握不够;第三,对汉语成语使用语境了解不多;第四,成语工具书的误导等。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先后出版的《初级汉语听力》对外汉语版和新疆版两套教材进行了比较,发现后者有了许多改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诸如生词复现率较高、生词处理顺序不规范科学、生词覆盖面不足、个别生词注音有误、课文删改出现失误等等,对其进行了列举和分析,以期提高汉语听力教材的质量,促进汉语教材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指示指称的使用容易出现指示指称的混用、该用指示指称而未用、指示指称前缺少先行词等几种偏误。造成以上偏误的原因主要是目的语知识的干扰、汉语语感的缺乏、教材和教师指导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明确目的语能力的培养比语言结构的理论分析更重要,语法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句子层面,应该深入到语段、篇章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