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法律院校没有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致"供需不符".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法科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是法律院校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宪法修正案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私有财产权明确地载入宪法,具有深刻的社会必然性,并且构筑了一系列的宪法理念,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推动了我国宪政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侗款文化是我国侗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侗款文化的核心侗款在本质上是民间法、习惯法,能够起到社会控制的作用。侗族款文化虽然包含了很多积极因子,但是由于民间法、习惯法本身与现代法治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因而侗族款文化与现代法治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两者之间存在习惯法与国家法冲突的一切表征。当然,这种冲突与矛盾并非不能化解。如果能够有效地化解两者的矛盾冲突,则能够进一步发挥侗族款文化的积极意义,与现代法治形成互补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周世中  钟林林 《高教论坛》2013,(11):20-21,31
国家特色建设点工程的实施,是教育部为了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举措。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于20lO年成为教育部资助的国家特色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取得了成功经验,为国家培养了优秀的法学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师范大学法学专业点的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为高等学校的法学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法价值观是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体与法律之间的价值(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它具有主观性、调节性、评判性和定向性的特征。构成法价值观的基元要素是法价值评价的标准、法律理想和法律态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矛盾,对这些矛盾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把握这些矛盾的特征,确立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以教为中心",削弱了法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推进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潮流、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成为广大法学教育工作者所思考的问题之一.论文紧扣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论述了高校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构建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旁人眼里,周世中是个“怪人”,他是武汉职工财经学院的教授,却“不务正业”搞起了科普,并以10年时间,花费数万元,只为做好一件事———建100个民间袖珍科技馆,用自己设计的一系列科普“玩具”,让更多的孩子生动直观地体验科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法学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世中 《高教论坛》2003,(5):111-113
市场经济对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法科学生具有扎实的法学和经济学知识,而且要求法科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一枝硬笔、一张铁嘴”形象地表述了实践能力的具体内容。法学教育应当适应这一形势的要求,从教师的应用、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硬件建设,都应围绕着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使法科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适应法律工作,创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周世中  李想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2):20-21,32
不断创新与改革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办好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关键。只有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新梳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