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630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912.
在我国“首例算法推荐案”一审审理中,法院认为相比没有采用算法推荐的短视频平台,采用算法推荐的平台应当“有能力知道其用户大量地实施了涉案侵权行为”,所以要承担较高的注意义务。然而,在司法实践层面,法院对“应当知道”的认定依据存在不足;在理论层面,短视频平台也很难“应当知道”哪些内容明显侵权,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识别和信息推荐属于不同的算法任务,信息识别具体内容存在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和错误率高等挑战;另一方面提高注意义务可能会导致平台审查权力扩大化和私法领域法律秩序的失序。有必要结合算法推荐的运行机制,充分考虑算法推荐场景中短视频平台著作权侵权识别的技术难度和理论困境,加强法律从业者和算法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