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周思思 《科技风》2023,(21):109-111
针对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传统教法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差异化教学、拓宽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引入机械创新产品案例和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更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类相关比赛,同时也能够保证线上课程的正常教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思思  逯苗苗 《软科学》2023,(7):111-11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城市是否开通高铁的绝对优势地位和基于高铁网络的相对优势地位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分布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发达程度的城市,高铁促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出现在不同地区独立集聚的分离式集聚现象。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主要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特大城市、大城市以及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关系产生显著的分离式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3.
<正>《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9课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当今世界人民相依相存的关系,知道国际组织的分类及重要作用,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构成和作用。教学中,笔者尝试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4.
柳格彬  周思思 《教师》2011,(7):60-60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中,参照物的选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借助它,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然而,参照物的选取很多时候并不容易,这时,学生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争论谁是参照物,而一般的教师则引导学生从参照物的定义上去分析如何取参照物,其结果是学生越听越迷糊,陷入思维的混乱。笔者认为,由于参照物的定义比较抽象,不好直接确定,解题时不妨暂且放下参照物的选取,先确定被研究对象,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不仅促进科研,也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职业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产品开发与技术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中国台湾地区科技职业院校八大学科分类为例,探讨其产学研绩效(专利、论文和科研课题立项),实证分析中国台湾地区技职高校学科分类的产学研成果和分布。结果表明,农学院、工程学院获得政府拨款和产业基金最高,其专利产出和高质量论文产出也相应最高,体现了这两类学科在产学研成果上紧跟政府和产业需求,也从侧面体现了政府和产业的推动对高校产学研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周思思 《科技风》2023,(9):41-43
以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制图》赛项为例,总结本校的备赛过程,以赛促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促进专业课程的深度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咖啡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应该算比较熟悉,它的基本味道相信谁都知道,一个字——苦!但一般都可以在这种味道上继续联想。“喂,老板,来两杯咖啡。”凌对老板说,那口气是很熟的了。  相似文献   
19.
20.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中,参照物的选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借助它,可以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然而,参照物的选取很多时候并不容易,这时,学生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争论谁是参照物,而一般的教师则引导学生从参照物的定义上去分析如何取参照物,其结果是学生越听越迷糊,陷入思维的混乱。笔者认为,由于参照物的定义比较抽象,不好直接确定,解题时不妨暂且放下参照物的选取,先确定被研究对象,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