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周慰 《上海教育》2008,(10):8-9
自古以来,江浙沪三地人文荟萃,重视教育;今时今日,这三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你追我赶,又互为依托。两省一市教育系统的代表坐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长三角教育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和对话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很多尖锐的问题被不断抛出。  相似文献   
42.
周慰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8,(10):17-20
一个月前,在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参加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向记者透露“今年我们学校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高三学生主动报考了华东师大免费师范生,而且已经通过了面试。”  相似文献   
43.
周慰 《上海教育》2008,(9):20-20
今年起,上海将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治安技防设施改善工程,开展中小学校保健、体育教师和中小学生急救技能学习培训与安全演练,继续保持网吧、游戏机房和学校周边治安、市容卫生管理的高压态势,探索建立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相衔接的机制,进一步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格局等工作。  相似文献   
44.
周慰 《上海教育》2008,(7):20-21
每周一、三、四走进长宁区教院附小。周二和周五仍然坐进长宁区江苏路五小的校长室。从2007年9月1日起,邵春安的工作习惯作了如此改动。离教院附小步行不过10分钟的距离。就是长宁区愚园路一小的分部,也是从这一天起,校长王克坚来到这里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因为她也兼任了另一所学校——长宁区向红小学的校长。邵春安和王克坚,长宁区两所“优质”小学的校长,与在区内的两所“邻校”携手,挑起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担。  相似文献   
45.
作为教育督导进一步走上依法轨道的重要标志和督导制度的又一次新跨越,上海于3月18日成立市教育督导和市教育行政执法两大事务中心,并以此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实施13周年和上海建立督导制度20周年。  相似文献   
46.
当书面阅读遭遇网络——一场辩论赛引出的现实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慰  平泳佳 《上海教育》2006,(6B):13-15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三 本刊最新发布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揭示了冲击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的诸多社会因素,其中,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一的网络阅读,近年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使得书面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在学生眼中,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究竟是一对充满矛盾的竞争,还是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补的“哥儿俩”呢?  相似文献   
47.
周稽裘、侯靖方、张伟江,江浙沪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镜头定格。这标志着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教育合作掀开了崭新一页。浩浩长江,波澜壮阔,穿越历史的沧桑,挟带变革的风雷,一路呼啸而来,于入海处冲积出一片神奇的土地——“长三角”,这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最为看好的区域。而10月13日,江浙沪三省市教育合作协议的签订,无疑给“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涌动、奔腾的进程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这既是共同利益的选择,也是三省市党委和政府共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更是中国教育改革冲破体制性障碍的一次试点。  相似文献   
48.
在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学生究竟处在什么位置?是永远的受教育者,还是主动的建设者?上海市延风中学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延风是一个视角。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关键。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调动起受教育者的内在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并让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自觉成长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区的好公民”。延风唤起了我们新的思考。延风是一种力量。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学校的德育就像一个“支点”,它连接着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走出这一“支点”的学生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到家庭、社区去创建共同的精神家园。延风是一面旗帜。当全社会都在积极呼吁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时,延风用自己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本身就是重要的德育资源”。让拥有良好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中小学生融入社会,改造环境,让学校教育“无痕”地向社会辐射,这正是延风德育工作的真正价值。请带着编者的这份感受去细细品读延风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49.
校长们最关心什么?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各自有什么高招?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校长论坛”的终评阶段,32位中小幼青年校(园)长在短片自述、情境演讲、专家答辩、共同讨论的紧张氛围中,充分展露出思想的锋芒。论题汇集了校长工作中常会遇到的问题,从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育科研、课程改革等四个方面切入,“拷问”校长的理念、思路和应对策略。本刊撷取部分片断,希望对读者朋友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0.
师资队伍建没新招甘泉外国语中学在上海市有不小的名气,它是上海惟一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完全中学,并在日语特色的基础上,开设了英语、德语、法语、俄语、韩语等多个语种。2002年,甘泉中学赴日本招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内涵化发展,让学校再上一个台阶?校长刘国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创设青蓝工作室,使它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