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3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2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新课程方案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全新的思路,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为学生的令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笔者就化学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2.
创业是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探讨了大学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办微型企业的必然性,而后基于促进创业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3.
公民体育权利是人权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生存权之一,在当今城乡一体化社会背景下保障农民工体育权益有着重要积极意义:有利于满足农民工身心需求;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的认同感;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  相似文献   
24.
为加快我国硕士层次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国务院学位办在2000年颁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并于同年选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13所不同类型高校在全国中等职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中通过推荐、报名、考试、选拔优秀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下简称“中职硕士”)。  相似文献   
25.
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教育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制约其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应具有“兼容性”、“倾向性”和“伸缩性”;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人性”,教学习得应重视“隐性”,教学内容应强化“术性”;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应具有适应性、多样性和复合性观念。  相似文献   
26.
针对现有高技能人才课程模式在课程类、形、质的结构上存在的弊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机械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技术 人文”为理念,“本科 技师”为目标,构建应用型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块 系列”模式,其中“模块”包括通识教育课模块、专识教育课模块和特识教育模块“;系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系列。  相似文献   
27.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主要有四种路径: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及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28.
随着08北京奥运会的闭幕,作为实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即将告一段落。在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保护并传承好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重视奥林匹克教育的普及、进一步将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研究与交流.以推动后奥运时代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的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29.
经营文化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新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院校文化力是职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目前存在着科研文化力重理论轻实践,符号文化力重共性轻个性,语言文化力重普教轻职教,价值文化力重技术轻人文,制度文化力重人伦轻人性,产品文化力重成器轻成人的问题。职业院校文化力经营应当设计个性独特的符号,提炼特色鲜明的语言,确定引领方向的价值观,制定和谐发展的规范,创造文明的特色"产品"。  相似文献   
30.
高等学校相关组织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并被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基本信念等诸要素的总和构成了高校组织文化,其核心内容包含宗旨、规范、价值观、英雄人物和文化仪式等。高校组织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效力,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