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蜀相》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是杜甫颠沛流离到成都游武侯祠所作。短短八句五十六字,文字简约,但意蕴丰厚。教学中应注重对文字的解读和诗意的领悟,引导学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笔者认为下面几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职教已有了很大发展,但总的来说基础还比较薄弱,办学效益不高。这固然与经济制约等因素有关,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形成规模办学。因此,注重规模效益的提高,促进农村职教健康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一、规模效益的内涵 办学规模,从宏观讲,是一个地区办学的总规模;从微观讲,是单个学校的规模。总规模根据地区经济和人口发展状况而定,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单校规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其发展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两者之间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整体制约着局部,局部促进整体。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职教在入口和出口两个环节上问题明显,入口——生源不足,出口——毕业生不愿回农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就农村职校本身而言,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在开发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二是就农业而言,小生产经营带来的低效益吸引不了农村职校的毕业生,农民也不愿意送子女上农村职校;即使上了,毕业后也设法让子女转移到其他行业.三是就学校的外部环境而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对农村职教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尤其是对回乡毕业生的择业、创业缺乏鼓励性措施,因而农村职校的办学效益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之间的同频共振,标本兼治,农村职教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同是记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各异风彩。新编职高语文教材将它们放在同一单元(见第一册第八单元),更利于进行比较教学。 一、同是记游,但心情不同、所感不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是一次未能“极夫游之乐”的半途而废的游览。作者是怀着懊悔和遗憾的心情来写此文的。作者感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职业高中的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花大量的时间系统地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却收效甚微,而必要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得不到保障。这就不能体现职业高中的特色和优势。由于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学生的知识面与实际能力,因而必须改革职业高中现有的课程体系。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建构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具备直接从事某个技术工种的职业能力;二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能力,比如再就业的能力。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即具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