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香港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1至1995年间入学人数大幅增加以后,香港社会各界都关注教与学质素问题,认为院校须各自为本身的质素负责,并须就此向公众交代。为此教资会负责监察资助院校的质素保证工作,已于1996年及2002年分别开展两轮教与学质素保证过程检讨工作,且收到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42.
对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扩大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再思考阎光才唐安国张奎明自1981年我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的1978年到1995年,我国自己共培养硕士和博士近30万人。目前,这些高层次的人才大多已成为我...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际国内高校间办学竞争的加剧,大学的办学特色问题,已成为大学主管部门、大学办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高考考生及其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相似文献   
44.
2005年GRE委员会提出的新的GRE常规考试,将更强调与研究工作紧密相关的复杂推理能力和高级理解能力,将采用更先进网络技术,更有效、更公平地考查考生能力,这将进一步保证GRE考试在保障研究生生源质量上发挥独特的作用。通过介绍和分析GRE考试改革后的特点,从中得出我国在今后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5.
高校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与公正唐安国(以下简称唐):作为重要的教育试验区,上海市在2005年制定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我也参与了此方案的制定。到2009年,上海高考要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多元化;二是高校招生自主权;三是  相似文献   
46.
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要有制度创新,再次是教育创新。三者中,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又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金忠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更为凸显,当前推进的素质教育,也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和灵魂。科  相似文献   
47.
大学发展规划:指导自身行动的纲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继国家“十五”计划纲要的出台,一些大学也已经开始着手制订发展规划。这一方面表明大学自主意识开 始觉醒,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另 一 方面,如何设计自己的未来也成了决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 大 问题。近几年,一些大学已经  相似文献   
48.
对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入学制度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要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制度,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一些高校自1993年招收新生起,将全部实行收费入学制度,即入学学生不再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一律收取学费。这是执行教委决定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可以预见,在近几年内,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实行收费入学制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高校实行收费入  相似文献   
49.
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性的抉择——兼与庞守兴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它。作者在讨论若干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战略性的抉择  相似文献   
50.
日前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是上海市乃至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即打破僵化的统一高考制度,不拘一格选择人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包括招生考试方式从统一到多元,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最终建立具有多元、适切和自主性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