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爱思唯尔被抵制看西方出版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慧 《出版广角》2014,(7):63-65
  相似文献   
32.
唐慧 《电子出版》2002,(7):58-59
最近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有关北京车展“香车美女”的照片,他们中不少人用的是传统相机,照完后将冲洗出的照片用扫描仪扫入电脑。 大部份照片所显现的问题(其实也是一般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最终的结果还不够锐利鲜明,和数码相机直接用数字感光元件取得的结果还有一段差距。 想扫描出细腻的数码影像,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3.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34.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课堂中问题设计得好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调动课堂气氛;反之,则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事倍功半。如何向课堂霜质量,要效率?笔者认为必须做好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文章谈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及问题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5.
网络博客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的英文名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在我国台湾被翻译为"部落格",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激活中职英语口语课堂的必要性;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与训练中实施的背景、实际操作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7.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沉默现象,严重影响师生有效互动及教学效果。本文客观分析了中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形成的各类原因,并从教师的角度提出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的对策,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38.
人际交往间的称谓语是日常交往中沟通的信号和桥梁;它在说话之前使用,起着选定听话人的作用,而且它能明显地反映出参与者的身份、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说话人与所谈及的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这些隐含在称谓语之中的含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西方文化下的亲属称呼,有助于对高校的外语学习者及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潜在的冒犯或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9.
唐慧 《科教文汇》2008,(26):228-228
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从语言学角度对相声幽默言语的研究仍不多见。本文应用关联理论,从明示与推理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两方面分析相声中的幽默言语。本研究扩大了关联理论的解释力,同时对相声欣赏与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瑞士教育体系将提升融通性视为应对不同挑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一,其核心原则是“没有资历是无法衔接的”,这意味教育路径是畅通且可转换的,后续学习机会是平等且开放的。瑞士希望在当下体系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实施多项重大的教育政策改革以有效提升融通性。除了保证传统、经典路径的畅通和稳定,瑞士还在积极开拓转换、补充路径的可能性,实施供给桥梁课程、引入职业性质和专业性质高校入学资格以及建立“灵活路径”等措施。融通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多方共同探索、相互促进的过程,主要包括尊重现实逻辑、建立制度保障,坚守本位功能、拓展附加可能,融解职普分野、创设洽谈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