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心理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这一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已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在考察学生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并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2.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逐渐进步,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声乐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如何为艺术院校输送合格人才,这是我们高中音乐老师面临的课题。人声的训练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这种训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着声音概念,通过耳的功能去听,去感觉分辨,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训练,使声音正确地发出,形成一种圆润、明亮而优美的歌声。  相似文献   
43.
浙江学者陈确是我国古代对终身学习作系统阐述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终身学习的主要内涵就是"知行并进""学之不已",而要做到"学之不已",首先要树立"真切向上心",只有确定了志向、明确了方向,才能孜孜不倦,学有所成,同时在学习方法上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可贪求一步登天.  相似文献   
44.
李建勋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勋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曾为维护北京师范大学的独立地位及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高师的性质以及高师生的培养等问题,李建勋都作过专门的阐述,尤其是他提出高等师范教育的“训练中等学校健全师资,培植教育行政人员,及养成教育学术专才”的三大职责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美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中学生物学实例,探讨了实施美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一个初中英语教师来说,其主要任务不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而且得让学生有学英语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7.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的转型和西学的输入打破了书院专事儒学的局面,在书院讲授自然科学知识成为很多新、旧书院的选择。作为书院发展较为兴盛的湖南,在这场变革中表现较为活跃。无论是新式书院在致力实学、造就人才方面的努力,还是旧式书院在改课更章、崇求实用方面的改革,无不彰显了湖南书院在实施科技教育上取得的成就,也从一个层面折射出湖南教育近代化的曙光。  相似文献   
48.
唐晓明 《中学生物学》2006,22(12):36-3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出现意外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化解意外,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9.
混合式人口结构是人口较大变动量引起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一定地区和时点多类型人口结构组成的人口比例状态。混合式人口为丰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活力提供了动力,但在推进教育公平、配置社会资源、保障经费投入、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题。解决混合式人口结构下社区教育发展难题需要推进动态式社区教育公平,开放社区教育的公共和非公共资源,使多渠道筹措经费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为全体公民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0.
唐晓明 《教书育人》2012,(29):40-42
学校管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过程。从管理目标来看,教育应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完整的人,使自己的个性塑造凝聚着追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意向,这种特定关系蕴藏着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是新时期对完整的人内涵的最好诠释。围绕这一核心,校长需要引领教师将培养知识和技能拥有者的运作轨道转变到发展个性、培养完人的运行轨道上,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