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报业迅速发展,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正在改变,重大突发新闻,报纸动辄大篇幅或数版报道,记者"单打"逐渐让位于集团作战,采访的组织、稿件的写作也跟以前有所不同,建立完善的"团队作战——主笔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何建立"团队作战——主笔制",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建立这一机制,本文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22.
新闻要善于讲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闻采写中,常常把“story”用作“news”的代名词,把采访新闻叫做“to cover story”,头条新闻称之为“head line story”。西方新闻报道中有一种明显的故事化写作倾向,以至于许多名牌大报的总编辑要求记者“像说故事一样说新闻”。 近年,我们也开始强调故事在新闻中的作用。1996年2月,一个叫颜长江的记者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泌阳奇案 广州洗冤》,他用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章回小说的手法写了一个奇案,一时“羊城纸贵”。新闻和故事的关系如何,新闻应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23.
唐迎春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2):23-25,30
毕飞宇《玉米》系列在叙事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其在叙事视角上独特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的运用,同时又暗含着“我”的在场使作者在叙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在情节的设置上,独特的情节让人物的性格凸显;在语言运用上,民间土语、反讽、戏拟的运用让整个文本精致传神。这三个方面是《玉米》系列在叙事艺术运用上的三个突出点。  相似文献   
24.
本文的起点追溯到近半个世纪前,台湾当局为确保政治独裁并向大陆展开攻心战而对媒介严加管制。政治高压给媒介带来了深刻影响,伴随经济成长,媒介普遍奉行避开政治、唯利是图路线,把自我形象推向诲淫诲盗境地,招致民众责难,也使国民党当局采取更力。严厉的控制,有限的新闻自由又遭威胁。在双重压力之下,媒介不得已选择了新闻自律。此时,世界新闻自律运动方兴未艾,从外部推动了台湾新闻自律的产生。从此,台湾新闻自律内容不断完善,在避免干涉和免于民众责难方面颇有效果,但自律的功利色彩解禁后即显露无遗。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新闻自律面临严重危机,原因涉及政治、经济及新闻自律本身诸方面。  相似文献   
25.
论新闻传受的不对等性———从符号学角度的解读□唐迎春徐梅新闻是符号,所谓符号,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某种有意义的载体传达一种讯息,这个有意义的载体就是符号。法国符号学家皮埃尔·吉罗认为,符号“一直是一种意愿的标志,它传播一种意义”①。任何符号都是一个...  相似文献   
26.
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订单式"、"零距离"和"校企联合"等新兴的培养模式.通过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的人才培养将直接与企业的需要挂钩,人才的实用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经费问题.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面向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将会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