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8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采用超声波法从佩兰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了佩兰中总黄酮的光谱分析方法.本法的回收率为93.56%-101.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0%.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2.
气相色谱-质谱仪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并探讨了四极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3.
对茶寄生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分析.茶多酚是混合物,由于各种茶多酚结构相似,较难分离.没食子酸(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种茶多酚是茶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了EC、EGC、EGCG、ECG 4种茶多酚,4种茶多酚在15 min内达到有效分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0.0360%,回收率为95.2%~104.2%.实验结果表明,茶寄生样品中只含有茶多酚中的EGC,其中云南粗茎茶寄生样品中的EGC含量略高于云南细茎茶寄生样品中EGC含量.  相似文献   
84.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了岩茶大红袍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岩茶大红袍能有效地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诱导的鲁米诺化学发光,并且随着发光体系中岩茶大红袍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该实验结果显示,岩茶大红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5.
采用索式提取法对螺旋藻中的脂肪油进行提取,并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螺旋藻共检测出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为4种,相对百分含量占检出所有脂肪酸的57.4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为12.17%,亚油酸为7.25%,5,8,11,14-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为22.12%.  相似文献   
86.
云南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红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云南红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96.41%.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分别占29.23%和15.16%.  相似文献   
87.
阐述了红外光谱的固体粉末样品制备技术,并用实例介绍了其在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8.
针对两种茶籽的壳和仁,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后,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云南茶籽和河南茶籽的壳和仁中测定出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3.97%,59.71%,46.72%,60.90%.结合壳和仁中测定出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可知,茶籽中的仁比壳更适合用于油脂生产.两种茶籽中,云南茶籽的脂肪酸组成更适合保健食用.  相似文献   
89.
对千山山泉水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千山山泉水中钠、镁、铝、钾、钙、铬、锰、铁、镍、铜、锌、砷、硒、钼、镉、汞、铅等17种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25~26.5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4%~7.57%,回收率为91.6%~108.0%.千山山泉水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本研究为探讨千山山泉水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葡萄酒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葡萄酒不同前处理的实验结果.苯酚-硫酸法建立的标准曲线为A=0.072 6C+0.001 6,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在99.17%~100.3%之间.葡萄酒前处理时,用醋酸铅做沉淀剂,在70℃下沉淀20 min后过滤测定.结果表明:沉淀处理有助于排除杂质干扰,有效减少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