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财富     
选“财富”做题目,很是费了些思量。还记得在我少年时是不能谈这个的。那时的人单纯是一方面,主要是没什么人可以和财富这样的东西挂上钩。星移斗转,现在的人想不和它发生联系都很困难。不仅是富有的人,即使是现在生活得相对比较一般的人,也在朝着它投以青睐的目光。而且,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同学们一定早有心理准备接受它的出现。今天,我们就说它——财富。选出来的三篇文章,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的《论财富》,我国现代作家汪曾祺的《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以及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的梦想》。初看起来,只有培根的文章和今天要谈的话题最为接近,但仔细地阅读后.你会发现其实那两篇谈的也是财富,只是,没有明确地把话说出来。直截了当地说:我说的梦想之一就是健康的身体是财富,或者香港的高楼,北京的大树都是财富的某种表现方式。作家在写作时,往往不是只有一个写作目的,他们在调动了各种表现方式后,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传达给读者,感动了读者,而且,最成功的作家就像曹雪芹,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种想像。是什么让他们成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请先读文章。——主持人  相似文献   
42.
人们的思想多是依着他们的愿望的,他们的谈论和言语多是依从着他们的学问和从外面得来的见解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随着他们平目的习惯的.所以马基亚维利说得很好(虽然他所论的事是很丑的),天性的力量和言语的动人,若无习惯的增援,都是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43.
论友谊     
普通人几乎不知何谓孤独,亦不知孤独可漫延多广;其实在没有爱心的地方,熙攘的人群并非伴侣,如流的面孔无非是条画廊,而交口攀谈也不过是铙钹声。此情有句拉丁格言略能描绘:一座城市便是一片荒野。因为在都市里朋友分散,所以大多数人难觅小镇上的那种友谊。但笔者不妨进而更确切地断言,没有真正的朋友才是一种纯粹而可悲的孤独,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个世界只是一片荒野;而即便是在这种意义上的荒野里,若有人天性中缺乏交友的倾向,那他的天性也是来自兽类,而非来自人类。▲论友谊!英@培根 @阿逗  相似文献   
44.
论求知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相似文献   
45.
论时机     
同学,机遇的问题也许是许多人十分关注和经常议论的一个话题,你可能也不会例外吧?见到某某人在某个领域里获得了成功,有些人就会说,那是某某人福星高照,遇上了一个好机遇;自己在学习或事业上遭受了挫折,有些人就会哀叹“运交华盖”,没遇上一个好机遇。可事实果真都是如此吗?读一读培根的《论时机》,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46.
父母与子女     
培根 《大中专文苑》2008,(11):22-22
父母的快乐、忧伤与恐惧都是不会向子女显露的。他们不会说出自己的快乐,也不能吐露忧伤和恐惧。子女让他们的辛勤劳动变得甜蜜,但也使他们的不幸更加糟糕;子女让他们对生活愈加关爱,也让他们更加忽视死亡的威胁。  相似文献   
47.
鸽子被作为和平使者的象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这与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还有一段缘由呢! 1950年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挥毫为大会画了一只昂首展翅的鸽子;智利诗人聂鲁达欣喜之余把它称之为“和平鸽”。由此,鸽子便被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为各国人民所公认。毕加索,原名为巴勃原·毕加  相似文献   
48.
论求知     
  相似文献   
49.
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人得以完善,因为人需靠后天知识以补其先天的不足,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枝叶。当然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验证,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也不可轻信书中所言,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书不妨吞咽…  相似文献   
50.
论言谈     
有些人在他们的言谈中喜欢以能言善辩被人称赞为有才智,而不喜欢以辨别真伪被人称赞为有判断力;好像知道可以怎么说而不知道应当怎么想是件值得赞扬的事情似的。有些人善于谈论一些普通的话题,但是缺乏变化。这种贫乏往往使人厌烦,而且一旦被人发觉,就会使人觉得可笑。言谈中最可贵的部分是引起人家的话头,另一方面是节制自己的话语并转移到其他话题上去。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他就可算是个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