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智慧城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发展城市的新理念,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智慧城市的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要求和挑战,面对智慧城市的挑战,职业教育应从自身结构、对象、目标、专业、课程、办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变革以促进智慧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2.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国家规划纲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不同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相似文献   
103.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领先之列,两国的职教模式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然而在相似的职教模式下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文章着重比较英澳两国职教模式的差异所在,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并从中提出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信息、无形资产、软产品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知识经济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我们应该抓信机遇、优先发展科技,抢占经济制高点,复兴中国文明,振兴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05.
一向走俏的师范毕业生近两年出现了分配难的情况。有些地方亮出高价,不交钱就不安排工作,少数师范毕业生甚至根本分不出去。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出路何在?窥一斑知全豹,下面仅以鄂州市的情况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师范毕业生分配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6.
技术本科教育已然成为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产物,对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关于技术本科教育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三类:一是关于技术本科教育内涵和特征的思考;二是关于该类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面的国际比较;三是提出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建设性意见。希望通过对这三类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行归纳、分析和说明,为以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7.
夏建国 《江苏教育》2012,(18):18-21
一直关注这个栏目的读者可能还记得开栏之初,有曾任职于上海电机学院的严雪怡老校长的《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文,使大家看到了一位九旬老人在职教研究领域的孜孜不倦、真积力久。令人深感痛心的是,今年3月15日,这位新中国职教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守望者与世长辞了,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60年办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的一种独特而深刻的职业技术教育观。在电机学院最近召开的严老追思会上,现  相似文献   
10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上海电机制造学校,1985年,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现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5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向,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下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全国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  相似文献   
109.
产学紧密结合 办让企业满意的高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家的既定方针。近年来各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很高,学校数量增加很快,但是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一些学院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如何办好高职?我体会有三点。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产销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结构性  相似文献   
110.
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过程是人的成长的必经阶段,然而将学生推向就业并不意味着教育功能的实现.职业教育对职校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型教育,需要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符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企业和个人负责的"企业人".注重对职校生个体的"自我建构",进行自我认知及在此基础上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积极的就业,促进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