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向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后体积的变化。3.创立新的浓度表示方法。三、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 ,第一册第二章碱金属中有二个实验可作改进。一、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原 [实验 2 -2 ]的缺点 :生成的Na2 O2 呈烟状 ,跑到大气中 ,既污染环境 ,又不容易观察生成物Na2 O2的颜色。改进做法 :将石棉网换成长约 1 2cm、宽约 4cm、厚 0 .5mm的白铁皮 ,然后将一小块钠放到白铁皮上微微加热。待加热至燃烧开始后 ,移开酒精灯。实验现象 :看到钠逐渐燃烧 ,呈黄色火焰 ,生成菜花状的淡黄色固体 (Na2 O2 )。改进后的优点 :生成的Na2 O2 基本上都留在铁皮上 ,既…  相似文献   
13.
具有隐含条件题归类与例析山东沂南二中(276300)夏立先具有隐含条件题是学生出错较多的一类题.由于题目中的一些条件不是直观的而是隐含的,这些条件往往不易被发现战者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出现错误·现将这类题归类、分析如下:一.反应的隐含例:常温常压下...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学化学教材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教师是“教化学教材” ,完全按教材规定的内容、结构以及次序等进行教学 ,不敢越雷池一步 ;有的教师则是“用化学教材教” ,只是把教材当作一种蓝本 ,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条件 ,进行发挥和想象、重组和剪辑 ,即进行有创意的艺术加工。我是赞成后者的 ,并且在自己近 2 0年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积极的探索 ,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对中学化学教材的处理艺术。一、重组艺术即打破教材原有的排列顺序 ,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更适合自己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于搞好概念教学意义重大。下面,将我多年对化学概念的形成研究的结果介绍给大家,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夏立先 《中学理科》2003,(10):35-36
对高三化学知识的复习 ,从内容上看 ,不应是简单的重复 ,而应是对知识的深加工 ;从结构上看 ,不应是简单的再现 ,而应是对知识结构的完善或者重新构建 .具体地讲 ,通过复习 ,在内容上要达到知识的完善化和深入化 ,在结构上要达到知识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下面分别论述之 .一、知识的完善化为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编写者们有意识地把某些同一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 (如氧化还原反应 ) ,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 (如燃烧概念 ) ,以后再去完善 ,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 (或初始知识 ) ,是不全…  相似文献   
17.
“导创”教学法是笔者根据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再创造”教学理论、“创造性教学理论”和“问题解决教学理论”为依据而构建的一种新的教学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这种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对理科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学生应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 ,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是实验能力的最高层次 ,它直接反映了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 .因此 ,近十年高考化学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考查 .现就高考化学对这类题的考查方式进行透析 ,并给出针对性强的训练题 .一、要求从环保、经济、安全、完美等角度 ,对原制备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 ,并设计出更理想的制备方案 .这类题着重考查比较、评价以及创新能力 .例 1  (2 0 0 0年高考题 )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 ,该化合物呈棕红色、易潮解 ,1 0 0℃…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初,我在为杭州西湖区初中教师进行实验培训时,现场为他们做了钠与饱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结果发生了意外。这个实验我做过多次,实验肯定会发生爆炸,爆炸过后会有少量的铜生成。  相似文献   
20.
浓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酸,它除具有酸的某些通性外,还具有一些特性,如强氧化性、不稳定性等.中学化学教材对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等性质的描述比较笼统,为此,我们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