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二:一是制度性原因,二是价值性原因。目前大家共同关注的以制度性原因为多数。如果说解决制度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需要政府的行为,那么解决价值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更多的则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2.
每所学校都有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管理是办好学校的基本策略。但是规章制度不是万能的,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沿用规章制度的管理不但不能很好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它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于学校发展的滞后。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43.
教育体制的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障碍。在校长的视野中,目前有哪些最头痛的属于体制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十大问题。一、政府教育投入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资金靠政府投入与社会赞助,在难以吸纳社会赞助的情况下,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便是学校唯一的资金来源。目前国家对教育投入有政策法规,但实际上就连中央政府都没有全部落实,在地方政府所有的教育投入政策法规都成为了“软法”,教育投入的多少完全凭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的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相对较好,而那些一心…  相似文献   
44.
<正>《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引导受教育者的终极价值。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熏染与培植。教育是蕴含着教育者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生命境界值得追求,等等。  相似文献   
45.
姚灶华 《中国教师》2012,(21):34-36
<正>"如果你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使他们具备了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使他们走上正轨。"——摘自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外在管理的效果总是有限,人最强大的是内心,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学生的内心,那就等于找到了一个永久的原则,它能在人生中长久地发生作用。教育者认为"名誉"可以担当起这一责任,因为"名誉"是人内心的需要。正如  相似文献   
46.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安宁和谐的课堂气氛.依赖于相互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即是改善师生关系。人们从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多种角度来考察、分析师生交往现象.力求探索出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服务。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果把改善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必将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诚信教育”呼唤“教育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曾是一方“净土”的教育,其诚信问题同样不能令人乐观。  相似文献   
48.
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佳,原因有很多。有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有教育方式的不当等。但我认为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最大的应是"教育道德",即在教育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道德。如果在学校教育中处处反映出来的是道德的,那么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就是正面影响,反之,教育中的不道德是对学生道德观形成的极大损害。5 2等于0,也许有这种情况,但这不是必  相似文献   
49.
50.
<正>学生在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懂到懂,这是个显性的过程,但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性有时候并不一致,有知识并不一定有能力,与能力成正比例关系的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