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9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揭示高校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基本现状和期望获取健康素养相关信息的途径,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素养问卷和相关信息获取渠道和期望渠道调查表,分别对随机抽取的60名大学新生和60名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百分制的问卷中,大学新生和大三学生健康素养总分分别为57.70±24.34和58.23±19.62,P>0.05。高校学生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来源主要渠道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互联网、电视、书籍杂志、学校健康教育课、亲人朋友谈论。调查对象获取相关知识的期望渠道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讲座、开设健康教育公共课程、专设宣传健康知识网页、手机发相关知识短信报、校园内张贴宣传资料等。结论:大、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提高。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2.
刘朵  姚琴 《海外英语》2024,(7):21-24
“忠”文化自产生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传播交流中桥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探究《红楼梦》霍克斯译本“忠”字英译过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的翻译策略及概念整合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33.
在践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 学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 置,积极实现高效课堂的稳定构建,许多老师重新调整教育教 学策略和方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保障教学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信息技术的应用 备受关注。为了弥补学生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上的不 足,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许多老师积极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实践活动相联系,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综 合学习能力及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4.
家国情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源泉。回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可以发现,其展现出从家国同构走向天下一体、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振兴、从家国使命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逻辑。家国情怀思想的核心意蕴体现为以家国共同体为内涵要义,以知情行合一为基本构成,以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向和以家国情怀教育为动力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挖掘丰富独特的教育资源,焕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构建和谐共生的教育空间,搭建家国互融的发展平台;创新中国特色的教育话语,激发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打造多元一体的教育格局,增强家国认同的内生动力;提升家国天下的教育境界,树立人类情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5.
姚琴 《科教文汇》2013,(5):140-14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内涵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而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基础和起点。只有努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苦练内功.才能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本领。本文在分析问题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6.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培育与提升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于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中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与家国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体现为他们对家庭、家乡、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持续维护与深沉热爱,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使命。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关涉维度包括家国文化、家国情感、家国实践和家国担当四个方面。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与提升需要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丰富学生的家国文化知识;依托物质与媒介两类载体,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感;把握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主体,提升学生的家国实践能力;树立家国历史观、责任观和发展观,增强学生的家国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7.
选择题是一类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供选答案两部分组成,能设置较广泛的情境,选择题涉及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计算、基本实验及有关知识的应用等多个方面,因此.在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生物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38.
英、汉语篇都具有两种连贯方式,即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显性连贯的语篇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下义词、局部关系词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的语篇连贯颇有解释力,读者掌握的文化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对语篇的连贯解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3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行之有效地实施《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而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前,全国都在进行一场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经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