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学生,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与他成功的教学有直接关系。本文探讨他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游历教学。游历教学是孔子独具一格的教育形式,教师在率学生出外游历时,就接触到的有教育意义的人、物、事等,随时对学生灵活施教。因为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曾先后周游鲁、齐、卫、陈、曹、宋、郑、蔡等国,还到过匡、蒲、陬乡、叶等地。他在周游列国时,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也未停止过对其随从弟子的教育。《史记·孔子世家》载,在  相似文献   
22.
绿色课堂: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作用,教师可以“绿色思想”为指导,创建一种自由、本真的绿色课堂,通过学生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学生自由、主动、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教学非语言表达的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非语言表达的特点与功能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李如密教师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非言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它具有鲜明特点和教育功能。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对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水平将大有稗益。一、教学非言语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
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观主要表现在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具有审美特征的课程设计,关注价值和联系的课程内容,问题引领的课程组织,可选易行的课程实施原则以及强调收获与生成的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对促进我国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5.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李如密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研究和探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而且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然而,到底何谓教学模式?其本质及结构、特点与功能怎样?如何将教学模式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26.
教学风格研究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风格论的研究在国外属新兴的研究领域,发展历史不算长,但其发展趋势却展现了相当广阔而诱人的前景。 国外对教学风格的关注是比较早的。 在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的E·H·麦丁斯基关于讲课体系的《讲课风格》一文是有意义的。此文刊登在1945年第5-6期的《高等学校通报》杂志上。他认为“讲课风  相似文献   
27.
“因教而学”作为一个新课题提出之后,园内已有学者对此做过专文论述。①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讲,因教而学是指学生主动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在师生教学互动的意义上来解读因教而学,并将之作为因材施教的对应面,才能深刻理解其理论价值。② 学生因教而学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地探求与实践而习得的,因此它有一个渐趋成熟的发展历程。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心理成熟水平较低,认知结构尚不完善,因而其因教而学的能力还处于形成与发展水平,教师的…  相似文献   
28.
在地方课程的实际开发中算在不少误区,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这些误区的存在往往导源于人们对地方课程开发的种种误读,主要表现为:地方课程开发宗旨不清、开发过程不明和开发主体“错位”。  相似文献   
29.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 ,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在当今社会 ,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  相似文献   
30.
传统的教学论主要是“教论”。由于终身学习。课程改革等原因促成了新形势下“学”的张扬,教学论要重新纳“学”为内涵,在体系构建上,可从主体论$目的论,实施论,反馈论四个大部分,从"“教”与“学”及其辩证关系的角度来安排纳“学”为内涵的教学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