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中华书局本《魏书·地形志》之标点,存在着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点校者未能明晰魏收志文书法而引起的,并由此妨碍了元魏政区沿革的考证复原工作。今试为订正,凡57条。  相似文献   
22.
“新浪潮”:对新闻传播教育“热”的解读世纪交替之际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以专业点数量扶摇直上、“最高学府”接连加盟为标志,国内高校正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热”。笔者倾向于对“热点”作冷思考,并试以“新浪潮”喻之。所谓“新浪潮”,喻指一项事业的兴起对其所在领域的影响已经演化为一种新的潮流或趋势。综观当下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在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形成这样的影响。这样的浪潮已先后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浪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此前,从新中国成立到1982年,全国新闻专业点数量基本维持在14…  相似文献   
23.
新课改的推进大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许多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语文教学走出了标准答案的误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文章学过了,有些学生的书上却很干净,几乎什么也没有。不少老师也有这样的疑惑,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24.
一 传媒经营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传媒业和学界的一个持续关注点以来,已经在实践和理论两个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即组建了85家传媒集团和有了一批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成果.基于此,人们对于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25.
作为国家恤民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两宋粮食仓储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仁宗时创设广惠仓是其分支之一,因废置不常,而为世人所忽视。在全面钩辑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对宋代广惠仓的建置沿革等问题进行全面彻底地复原,从而为学界进一步探讨宋代国家粮食管理制度和恤民政策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6.
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经费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经济发展、人口、政策、认识、传统等因素对高职经费投入的影响,为我国高职经费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7.
文章运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寻租理论分析了腐败产生的动机和根源,认为海关关员腐败的原因与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都有关系,提出应该从人性本质出发,在建设清廉海关体系时,制度设计上既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坚持权力制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28.
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第二次浪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媒体市场化的演进,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尤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骤然“升温”,新建专业点数量在短时间内急遽膨胀,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热点。本将20世纪80年代后这段发展历程界定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两次浪潮。并以第二次为重点分析对象。对两次浪潮兴起的内外动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两大办学压力做了深入浅出的透析。最后得出结论:对包括老校、名校在内的新闻传播教学单位、尤其是对新办专业点而言,直面压力,尽快梳理思路、寻找出路,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9.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许多家庭想方设法为子女创造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子女的宠爱和保护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直接导致孩子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毫无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30.
当此“非典”疫情仍在“闹心”的特殊时期,“当‘非典’遭遇‘高温’……”上海的新闻晚报就这样在一版显著位置、以醒目的标题形式把这个悬念掷给了你,你当作何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