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师:(对大家)今天,我带来了我的一堂新课——古诗欣赏课。这是我刚刚备出来的一新课,也是一种探究吧!探究在我们小学课堂如何引领小学生进行古诗欣赏。还请同行多多指教!(鞠躬)  相似文献   
42.
古诗欣赏主题性单元教学“走近李白”一经推出,就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在浙江大学名师观摩课后,听课老师给主持人吴琳老师发了这么一条手机短信:“吴老师,您好!李白是‘诗仙’,孙老师是‘师  相似文献   
43.
语文之道     
语文之道,乃语文之规律,语文之原点,语文之真谛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文之道衍生了语文之术,语文之枝,语文之末。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前语文之术横流、蔓延,遮蔽了真正的语文之道,出现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局面。如何面对?我们要借用老子的智慧——少则得,多则惑,回到语文的源头,探寻语文的规律,研究语文之道。  相似文献   
44.
学而时习之教育家,是多少教育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啊!我们仰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陶行知、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就像仰望天空璀璨的星月  相似文献   
45.
(接上期)四、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尤其是提有价值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有质量的问题。还是我的课:李白的《赠汪伦》。读懂了基本的意思之后,我开始带领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6.
借景抒情     
<正>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大意朦胧的月色和缥缈的水雾笼罩着泠泠河水和白色沙渚,入夜,客船静静停靠在秦淮河岸边的酒楼旁。献唱的歌女们仿佛并不关心什么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有《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悠悠传来。  相似文献   
47.
诗里的早春     
<正>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歌大意春天来了,竹林外三两枝桃花悄然绽放,和煦的阳光洒在江面上,鸭子们纷纷下水,它们率先感知到江水已经变暖。两岸长满了蒌蒿,芦苇也从地里探出了头,这个时候河豚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到江中来了。  相似文献   
48.
所谓“三名课堂”,即名篇解读、名师课堂和名家讲评。教材收录了大量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材料,值得老师们反复品读。小语名师在课堂教学上各有建树,各具风格,各领风骚,研读他们的经典课堂往往韵味悠长,启迪良多。名家讲评则从某一角度对这些经典课堂进行深入的解剖和赏析,以便让一线老师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希望“三名课堂”的开设,能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切切实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49.
<正>一、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长征艰难师:上课前,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长这么大,步行最远走到哪里?生:我最远走到了南京市浦口区附近的老山景区。师:他最远走到了老山景区,大概有多少千米?5千米、10千米,还是20千米?生:大概有10千米。师:给他掌声。这个同学不错,最远步行到老山景区——10千米。其他同学呢?你步行最远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50.
“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读书境界。不求甚解,但求会意,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样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