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这一合作形式应运而生。文章从课程本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企业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构建并描述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应然状态,并提出促进课程开发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的策略,从理论层面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选择性教师认证是美国提高其教师质量、增加教师数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教师认证方式,美国选择性职教教师认证对不同的申请者提出了不同的申请条件和认证程序。这种选择性教师认证方式既保证了美国职教师资来源的多样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职教师资的质量,对我国职教师资认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4.
"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是将职业教育政策理想转化为职业教育政策现实、职业教育政策目标转化为职业教育政策效益的唯一途径,直接事关职业教育政策的成与败,而"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并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维视角,对"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厘定,可以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及政策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5.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已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突破口。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对其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种:1.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2.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3.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沟通”,是“交往”,认为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4.认为…  相似文献   
36.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是指一系列涉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文本内容的本质等问题,以期为更好地改进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并最终促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7.
在复杂-动态理念的视角下,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它要以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情境确定相应的改革内容以及所应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当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急功近利、消极应付、穿新鞋走老路等现象。对此,我们可采取如下策略:树立复杂、动态、渐变的变革观念,实现教学的道德目标;增强问题意识和变革意识,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增强文化变革意识,构建"生命与生成"的教师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38.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9.
教育政策问题确认是教育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逻辑起点,而明晰教育政策问题的内涵和特征则是教育政策问题确认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教育客观情境,为了协调现存的教育利益、价值冲突及满足未来教育价值的公益性诉求.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予以确认和试图解决的公共教育问题及公益性教育价值诉求。本文结合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问题,分析了教育政策问题的内涵和特征,以期为提高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0.
质量保障机制应成为资格框架建立及运行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作为涵盖苏格兰311个组织11500个“资格”在内的“苏格兰学分与资格框架”,其质量保障机制的特色是“‘共担责任’的质量保障模式”“坚守质量保障‘原则’”以及“将‘学分评级机构’作为资格框架质量保障的核心和关键环节”。“苏格兰学分与资格框架”的质量保障机制,对推动“苏格兰学分与资格框架”成为国际上最成熟的资格框架之一功不可没,其经验可以为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