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孟令全 《四川教育》2001,(11):18-19
常去学校听课,感受极多,随笔记下,遂辑成运样几篇短。中所举事例,皆为教学中常发生的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不敢说是对教与学运校大问题的理论,但是再大的问题,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都可能大而化小,变成一点一滴。也正是运涓滴之水,才汇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  相似文献   
42.
冯老师十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把学生学习积极性称作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上帝”,对这位“上帝”不敢有半点冒犯、伤害和亵渎。这种虔诚的态度在他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去学校,正赶上冯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搞数学竞赛。他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十人,一组一张试卷,每卷十题。象接力赛跑一样,每人依次做一题,然后以全组成绩为准,排出比赛名次。冯老师的目的很明确,无非是用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3.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其次阐述了相关的教学理念,分析了常用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打造良好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孟令全 《四川教育》2001,(10):19-19
常去学校听课,感受极多,随笔记下,遂辑成运样几篇短。中所举事例,皆为教学中常发生的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不敢说是对教与学运样大问题的理论,但是再大的问题,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都可能大而化小,变成一点一滴。也正是运涓滴之水,才汇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  相似文献   
45.
理解书面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语言表现形式的统一体。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关注文章内容的理解,但这仅仅是理解语言的一个方面。学生的阅读在经历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后,还应该从语言文字的运用角度,对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名句,流传至今的原因一是它的思想内容,二是它的表现形式。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在当时和现在并非什么新鲜的思想,正是它在形式上有独到之处,比表达类似思想的语言高出一筹,才使它独领风骚,千古不朽,成为语言的经典。因此,也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6.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制约着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教与学矛盾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学生的学是这一矛盾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教师的教,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起积极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地看待它们的主次关系在经常发生着转化。任何轻视、排斥、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无益的。  相似文献   
47.
修辞为什么能够提高言语的表达效果呢?这和修辞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辞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同义的选择;二是采用形象的、具体的、富有情感而非抽象化的、概念化的表达方式;三是修辞可以突破某些语法规则,活用词语,使言语活泼而不呆板。这三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为体会表达效果提供了思考的方法。比如,可以把那些经过修辞的言语变换成没有使用修辞的言语,然后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怎样理解词语”是第五册安排 的第一个读写训练重点,这个重点侧重于读的训练。 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即与课文内容有重要关系的或本身就体现课文主要内容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学生理解起来困难的;用得贴切、生动、形象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在准确理解的同时,还要加以体会。体会词语为什么要这样用,这样用的好处是什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两种:一种借助字典;一种是联系句子和上下文。例如《翠鸟》中“鲜艳”  相似文献   
49.
二、各组教材的简要说明和教学提示(一)关于阅读第一组本组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热情地歌颂了革命前辈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于,以及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上接第五册“读懂每一句话”,下启“注意句与句的联系”.因此,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了解句与句的联系,是本组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的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孟令全语感一词,始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著《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文中讲:“一般作教师的,特别的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