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播操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质,更能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刚入学的儿童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若用教高年级的方法教他们,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通过实践,我采取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职技高师新生人格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UPI问卷调查,对职技高师新生的人格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也对职技高师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
孟庆东 《成人教育》2021,41(1):71-75
推动高职师资“校企双向流动”,有利于破解存量师资“双师”素质短缺,推动高职院校承担责任使命,实现人才资源社会效能优化。高职师资“校企双向流动”制度演变具有组织模式由“自发流动”向“协作流动”转变、流动要素由“身份流动”向“知识流动”转变、企业人员由“全职流动”向“兼职流动”转变、学校人员由“挂职流动”向“切换流动”转变的鲜明导向。为破解观念守旧、价值错位、制度低效等阻滞因素影响,提升“校企双向流动”实效,需要推动工程实践由“大水漫灌式”向“任务驱动型”回归,推动校企合作由“利益结合体”向“命运共同体”升级,建设一批内置于企业的“校企双向流动”支撑平台,构建有利于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治理体系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4.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世界一流大学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也是其高质量本科教育的核心元素。思政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需要贯穿学生培养的所有阶段和环节,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可以为思政教育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全程融合提供绝好的沃土。思政教育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一体化建设可以为高等院校圆满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提供切实保证,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整体质量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5.
管理体制、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是办好教育的三根支柱.管理体制的实施、师资的培养均与校长有密切联系。校长是办学治学的核心,负有领导教师、管理教师、提高教师水平的重任.校长应该是懂教育科学,懂科学管理的人。在普遍实施校长负责制的今天,重视对校长这支教育系统管理队伍的分析研究、培训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