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季洪旭 《现代教学》2013,(11):20-21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教师素养是关键。上海市奉贤中学从教师实际和学生发展出发,调查分析教师激发学生潜能的素养现状,制定了《奉贤中学教师激发学生潜能素养的标准》,并总结教师个别化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操作经验,实施了基础性评价和挑战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制度,开展了"提高教师激发学生潜能的素养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季洪旭 《现代教学》2013,(10):13-14
上期,我们介绍了上海市奉贤中学在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所开创的基于学案导学的有效性作业设计。本期,我们对该校在建设温馨教室,创设激发学生潜能的良好环境上所作的有益尝试进行介绍,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季洪旭 《上海教育》2009,(10):47-50
近两年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与之相关,还提出了教研员的“课程指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当这些名词于我们不再陌生之时,如何将其真正付诸实践就成了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期我们请来一位校长、一位教育学院院长和一位学科教师,分别来谈他们对于课程领导力、课程指导力、课程执行力的认识,希望引起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同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当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寻求同事的帮助是教师最常用的方式。面对教师对“同伴互助”的需求,作为校长,该如何引领学校形成‘同伴互助”的文化?作为教研组长,该如何在组内促进真实有效的“同伴互助”?作为教师,又该如何积极地参与“同伴互助”并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实现自己一步步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高中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要在高中阶段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就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上一期,我们刊载了奉贤中学在构建学生替程图谱,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上所取得的一些经验。本期,我们就其中关于“二二三四”导学制课堂教学范式的基本内涵、实施过程与成果进行详细展示,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学生成长的路线图。因而,我校优化课程结构,着力构建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课程图谱:通过"奉文育贤"的德育课程和人生规划体验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通过实施融拓展、体验、探究于一体的社团课程,激发学生志趣;通过探索创新素养培育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7.
季洪旭 《现代教学》2008,(11):16-17
每个学校的规划都不同,但其中共通的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真正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不仅赋予教育内涵,更赋予教育品质。优化学校文化资源是塑造一流学校的灵魂和推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引擎。奉贤中学从文化立校的高度,以"奉贤至诚、明朗力行"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建设"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物质文化,构建"科学规范、和谐高效"的制度文化,引领师生从制度自觉走向文化自觉,打造"德润人和、文化人贤"的精神家园(示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奉贤中学自2007年推行学案导学和"二二三四"导学制课堂教学范式以来,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该校探索并实践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领导力项目《基于学案导学的有效性作业设计》,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其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20.
小班化教育最初是以一种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出现的,在基础教育领域迅速刮起一道旋风,令同行关注,媒体聚焦。事物的外在形式往往容易夺人眼球,小班化教育也迅速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这样一些符号:教室生活化、桌椅卡通化、课堂能走动、小组活动多……随着小班化教育的本质,即"提高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逐步深入人心,小班化教育管理如何应对小班教学带来的改变,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