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2 毫秒
71.
在最近的报刊和语文课堂上,我门欣赏到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听到了荷花开放的声音"、知道鸽子除了白色的、灰色的,还有"蓝色"的……在为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而欢呼雀跃的同时,我也有一种莫名的后怕:难道我们都让孩子用异样的目光,戴着有色眼镜,做无味的"个人意义"上的诠释.然后让语文教师"陶醉"、"津津乐道"、"喜不自禁",以为是"精神的解放"、"个性的张扬"、"人性的凸显",以至"诗意的追求"……"生成"的确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但言必提"生成",视"生成"为"新锐",为"生成"而生成,把它提到"主义"的高度,就需要"提个醒儿"了.  相似文献   
72.
本文根据《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语文教学的内涵出发,论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和阅读能力的构成因素,阐述了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并联系教学内容提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3.
一、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与物理学中的电流强度在学习电化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电解物质的多少或阴、阳极析出物质  相似文献   
74.
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呢?我的体会是:一、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初中生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时期,思维方法也由小学阶段的一切是老师说了算的“唯命是从”,开始向独立思考、爱提出异议甚至独行其事发展.他们已不满足别人说他们是小孩天真活泼,而是要求别人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别人认为他们会思想,有能力,会办事,这才感到满足和高兴.这种心理上的“成人感”,使他们已经不乐意只听老师的,而要求老师也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学习、工作.如其  相似文献   
75.
硫酸和硝酸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化学试剂,且都是常用的强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碱及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硝酸还具有不稳定性,硫酸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本文就它们的氧化性作一小结,使学生加深对硫酸和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个解释列举了“语文素养”的外延,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这么一段话:“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际展开。”据此,刘真福先生在《谈“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中认为应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用这三个方面来统摄所列举的各个具体内容,这样才较为全面、稳妥。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属于知识和能力范畴;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属于过程和方法范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7.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热点,全国基础教育的重心.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实验应用性强为重要手段,直观性强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合理的设计方案、验证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思维,突出创造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将化学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7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好的姓名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好的店铺名会成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过去人们不太注重起名,名字信手拈来,满街都是“二狗”、“狗剩”,还美其名日“好养活”。商家的名字更重要。开家旅馆,你起名叫“月黑风高度假村”,就是设施再好,价格再便宜,也没有人敢来呀。所以,无论  相似文献   
79.
宗学哲 《职业技术》2005,(10):52-52
随着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大众对电子商务信任度降低,网上开店的难度相应增大,许多网上店只能保本经营,有的甚至举步维艰、面临关门.先别怨天怨地,应该看看自己的"经营经"是否符合以下民间俗语中的经营"真经",或许对你网上开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0.
1关于演示实验问题的设置演示实验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一套由浅人深、由表及里能揭示物质变化规律难易适当、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向高潮的问题。例如,在苯酚的性质教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苯酚溶于水形成浓溶液是澄清的还是浑浊的,加热至70℃以上又有何变化?②苯酚的浓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