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01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快速成形技术经过30多年发展,在不同行业产品开发制造痛点市场驱动之下,从源头方法创新到商业化运营,再到各个行业应用推广,形成了产业链雏形。文中为进一步揭示该技术创新、应用进化过程,以链式创新为目标,通过分析3D打印创新发展的技术内核支撑逻辑,结合基础3D打印产业链进化动态,提出了3D打印产业链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剖析行业创新应用关键。产业链上游为源于产品制造和市场需求的问题驱动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关键技术突破,分析了基于光固化AM原理所研发的七种前沿技术以及空间打印技术,属技术源头创新;中游以不同工艺种类演化进展为主线,分析了其可加工材科从非金属高分子、陶瓷到金属材料的拓展过程,并给出了3D打印工艺下典型材料的质量精度和性能指标;下游从产业应用创新出发,分析了3D打印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引入增材拓扑优化建模设计创新概念,以客户对产品的刚性指标开展设计研发,重视客户满意度因素:质量、周期、成本,从而实现工艺冻结,产品量产。文中最后基于3D打印产业链式创新,从筹划"备胎"保障产业运行安全、针对产业痛点,开展专业化合作协同等方面对促进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2.
“三池”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原电池)或通电引起化学反应(电解、电镀)的装置。也就是常说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或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笔者把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简称为“三池”。怎样掌握好“三池”的有关知识,关键在于辨明电子流动的方向和阴、阳离子的放电规律。本文将“三  相似文献   
83.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的开篇内容.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之一,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历年高考中常常涉及到该内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和掌握反应的不  相似文献   
84.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本全册 (人教版 )共安排了 16个家庭小实验。它的设置 ,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 ,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 做好家庭小实验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化学世界的神秘与新奇 ,使学生向往学习化学。丰富多彩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使学生体验“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 ,家庭小实验更是锦上添花 ,不仅直观鲜明、生动 ,而且由学生自己亲手设计进行操作、观察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85.
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一次语文优秀课的评奖活动,认认真真地听了数十节课,感受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  相似文献   
86.
高锰酸钾氧化性与颜色的变化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444324)田宗学KMnO4是一种深紫红色的晶体,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在酸性、碱性、中性介质中都有强氧化性,遇还原剂被还原成Mn2+、Mn4+、Mn6+而褪色。现将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试剂列举一些,供...  相似文献   
87.
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1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片段。一、思考读,感悟文本师:读书贵有疑。再次默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画出来。(生边读边思考,老师仿佛一位气功大师,在用  相似文献   
88.
教学过程:一、比比谁的问号多———培养问题意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从发现“谜”到揭开“谜底”,充满着悬念和智慧的思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习课文可从质疑课题入手。如:谜底?山谷中有什么谜?怎样揭开谜底?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作“鸟瞰全景式”的朗读,看他们了解哪些问题,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在与文本“远距离”对话中,学生不难发现山谷中特有的现象,知道山谷之谜是什么。但由于个体经验不同,关注点不一样,阅读困惑也不同,教师要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如:东坡的雪松为什么能完好无损的保留…  相似文献   
89.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课堂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元素.语文课堂活动应是“语文”的,有逻辑层次的,富含创生的,十分注重内化的,应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90.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