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我国情感教学研究:特点、问题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情感教学研究,在表现出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思路秉承其教学实践情结和凸现学生的主体性等许多特征的同时,也在认识方面、目标及测量评价方面、教学策略方面和课程化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加强情感教学机制、情感教学全过程、情感教学实证研究和网络情感教学的研究,已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模式如何反映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把机械传播模式理论移植到人类传播模式,向来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代理论移植以香农-韦弗模式为基础,促进了当时传播理论的发展。在网络时代,我们借鉴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OSI七层参考模型,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心理应对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应对能力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与生活事件进行交互作用基础上获得的、并受先天生物性因素影响的、平衡因生活事件导致的自身心理内环境改变和适应外环境变化的能力.本文对心理应对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心理应对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情感教学实践研究经历了兴起、拓展和深化的历史流变,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强调创设生动、形象、负载正性情感的教学情境;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以情生情、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激活、丰富和升华学生的正性情感;强调获得知情并茂、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国内学者陈琦等探讨建构主义学派内部分歧的基础上,结合“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及其“分层/透明”思想,从认知加工模型与“意义建构”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蚁族"是人们用来描述那些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毕业生的一个新名词。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南京、成都两市310名"蚁族"为被试,发现"蚁族"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极低;"蚁族"群体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蚁族"群体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不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7%,但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论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理解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的前提条件是要明确学校办学特色的含义。目前,不同研究者对办学特色有不同的理解,理论界至今也没有共同认可的界定。尽管人们对办学特色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对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有如下比较一致的观点:(1)独胜性。独胜性是指学校在办学的某方面优于它校的特点,它是办学特色的基本特点,是特色的决定性因素。(2)独特性。独特性是指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感实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应该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感受成功原则、尊重支持原则、异步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9.
心理免疫力是个体在后天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与内外环境刺激进行交互作用基础上获得的、并受先天生物性因素影响的、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应对能力.由免疫心理活动、免疫心理品质和免疫心理调控三个子系统有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各子系统又包含自己的组成成分.理免疫力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先天生物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制于后天社会性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的智慧的最集中体现就是人的思维,思维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强化知识教育是基础;铸塑创造性人格是动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是法宝;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条件;营造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