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学习的中断性,其信息素养缺失现状不可忽视.关注流动儿童信息素养的提高也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笔者通过分析流动儿童信息素养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2.
33.
试论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向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学科是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基础,法规政策是教师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广大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主体。教育学科优先发展、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支持和广大教师个人以研究者的角色积极参与是实现我国教师专业化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合理向度。  相似文献   
34.
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阻碍我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问题,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道德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主要取决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人际能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当代大学生必须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人际能力三个方面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当下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信息社会中获得更多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因此,对大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对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德教育、规范教育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渐渐地形成一种紧张、激荡、碰撞和整合的复杂而失范态势,对道德教育理论如何作出整合,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发展。一国道德教育的理论只有与其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共同谋划才能获得知识的合法性和教育的有效性。在这种理念的观照下,对于尚处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错综复杂的经济、文化结构中的中华民族来说,对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规范教育深刻反思和整合才能产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