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111篇
科学研究   38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29篇
综合类   10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3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如何加强职工学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书与育人统一越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是职工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实际任务。职工教育是否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持异议的同志一般有三种看法:一是不需要。认为教育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业知识学习任务就行了;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部门的事。二是无法要。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职工学校是一个临时性的培训集体,且学  相似文献   
72.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服务。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而采取的相应策略,旨在培养高职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73.
“教育”概念演化的跨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概念演化的跨文化分析石中英一、Education在英语中,education这个词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早期才与busines、science、de velopment等一起获得现在一般通用的意义,成为人们讨论教育问题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74.
江西省南昌邮区中心局女职工程华呕心沥血助盲儿成长的事迹,在当地已成为佳话.为此她获得了首届"江西十大杰出母亲"的殊荣,并有幸入围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候选人.近日,记者带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和她的盲儿.  相似文献   
75.
以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对“赛、教、学、训”四者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坚持竞赛、教学与实训相融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赛、教、学、训”四者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6.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改革价值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价值的看法与理解,包括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某种价值取向的辩护,是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理想与目标的指导性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导性高等教育改革价值观主要是国家主义、经济主义、精英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产生了值得关注的后果。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应该考虑校本主义、生本主义、大众主义和专业主义的价值路线,使得高等教育改革真正成为大学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促进大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77.
勤工俭学活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断得到发展,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一、勤工俭学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教育工作的指示》中,就把开展  相似文献   
78.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探索学科规律的基本途径。随着实验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预习报告"作为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中间环节,已成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通过"预习报告"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对于扎实理论基础,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教师和同学对"预习报告"重视远远不够。本文讨论了"预习报告"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及重要性,探讨了预习报告的改革策略和改进措施,力求通过补足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中间的关键一环,达到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分类枚举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用2、4、6三个偶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老师刚说完,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小朋友们有的双手托着下巴独自沉思;有的几个人在一起相互研究……  相似文献   
80.
近几年,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教师的角度谈谈教材的使用问题。一、怎么看教材教材,语文教师几乎天天都同它见面,熟悉得很。可是也许从来就没有想过:怎么看待它?观念属于思维的范畴,是行为的先导,实在太重要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几种比较权威的教材观:“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①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的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②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达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③教材……是魔杖,教师可以用它去演绎百花齐放的课堂春天。④上面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