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1.
新时代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根本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获得感的生成。乡村教师获得感是指乡村教师在获得与自身存在与发展有关的物质资料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体现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既得性与发展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人学思想,结合乡村教师存在与发展实际分析,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主要包括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获得感是对乡村教师存在感的确证,是对乡村教师责任感的强化,并为乡村教师幸福感生成奠基。  相似文献   
12.
迄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历经30年的改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培养模式,主要有"4+2"模式、"集散集"模式、"四定位"模式和"实践导向"模式等。然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给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并逐渐暴露出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培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上达成了共同合作、协调行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种理念,深度教学深受中小学教师认同,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作为一种行动或者说实践,深度教学之“深”如何理解与把握?深度教学理念如何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度教学如何实现?这些问题既关乎深度教学理念的落地,也关乎深度教学价值的实现。基于循证实践的视角剖析深度教学的实质,探讨深度教学的实现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理念,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在教学方法所关涉到的外延和内涵维度框架内,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廓清模糊认识并全面理解问题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从而提高它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困境及其弊病,亟需教师主体形成循证教学的理念.循证教学理念是教师主体对循证教学活动的理性观念和根本看法,关乎到循证教学活动的价值旨趣、目标取向和科学认识,体现出客观性与主观性、逻辑性与深刻性、个体性与差异性、稳定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循证教学理念的生成包括意念阶段、观念阶段和理念阶段,其生成过程表现为从意念到观念,再到理念的动态演进.循证教学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培育实证精神的教学价值取向、基于学习者数据分析的个性化教学旨趣、遵循证据的教学过程、兼顾量化和质化证据的发展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教学获得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基于对教学生态的整体性评估,相关需求得到满足并有实在收获后所产生的一种正向的、积极的主观体验,表现出内隐性、复杂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中小学教师生存与发展实际,可以将中小学教师教学获得感划分为教学物质获得感、教学安全获得感、教学情感获得感、教学尊重获得感和教学成就获得感。在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期望与教学事实的比较权衡和主观体验中,通过教学价值的引导、教学过程的体验、教学效果的强化、教学条件的支持促成教学获得感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乡村教师与社会的关系在乡村教师价值观念中的体现,是乡村教师主体对社会责任的客观反映和主观体验,具有内隐性、生成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乡村教师社会责任感是由空间、内容和水平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型,包括空间维度的个体信念、伦理规范、公共精神,内容维度的乡村政治责任感、经济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以及水平维度的...  相似文献   
18.
19.
“五育融合”的实质在于基于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假设,通过“五育”协同,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教学获得感是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促进“五育融合”从理念走向实践,从育人目标转化为育人实效,亟需提升教师的教学获得感。教学获得感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主体性存在感,强化自我效能感,而且还有助于教师将内在积极体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力量。一般而言,教师教学获得感由教学事实获得感、教学价值获得感和教学意义获得感构成。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既要注重教学事实的给与,教学价值的生成,还要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反思,在内化体悟中促进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效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以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