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的呼唤、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的迫切追求。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是用同样的标尺规划教师的未来,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注重教师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2.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尤其是自主命题之后,更是丰富多彩。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对关键字词的赏析,也有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还有对经典意象的理解和丰富情感的体会,几乎无所不包。诗歌鉴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根本,但熟悉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和思路,掌握适当的解答技巧,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的试题,来看看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的“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3.
144.
议论文是中考作文的常见形式。写一篇七八百字的议论文,总不能让思想和分析说理始终停留在同一层面上,否则,就会使内容一览无余而显得单调乏味。议论文是讲求辩证  相似文献   
145.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哀乐倍增。从形式上来看,落笔对方、移情别恋、琵琶反弹是古典诗词中曲笔运用最主要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6.
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是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语文教学“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四大误区,甚至可能还是我们有些研究者、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近作者、走近教材、走近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走出拔高、架空、曲解和迷信这四大误区。一、拔高河北容城中学的李强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上发表的《我们是否也在“拔高”》一文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自嘲》一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的理解存在着人为“拔高”的现象,完全脱离了诗歌的标题“自嘲”和作者…  相似文献   
147.
治学有三境界.王国维在从间词话》中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常为人称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48.
无论是什么样式的文章,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从理论上来说,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内容和结构双管齐下。但是,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重内容、轻结构"的奇怪现象,更多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文本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抠得很细、很死;而对于文本的结构和思路,关注不够,甚至"置之不理"。我们将之称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去结构化"现象。本文从几个向度阐述"结构"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对"去结构化"做以策略性回应。  相似文献   
149.
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写好人物的心理,能很好地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品质。心理描写可以是正面的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的间接描写。因为正面的心理描写常常会带入作者的主观色彩,处理不当便会使所写人物“失真”,因此,初学心理描写更多的宜采用间接描写,从侧面展示人物的心理。这种方法,课本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范例。总的来说,间接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