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崔国明 《学语文》2003,(5):25-26
一道话题作文的题目由提示材料、话题和写作要求三部分的内容组成 ,而在这三者中 ,提示材料和话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 ,这是我们写作之前审题的重点。按照理想状态 ,话题作文中的提示性材料与所设置的话题本身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命题的侧重点和命题人所要考查的角度不同 ,因而提示材料和话题的内涵、外延就不太可能是完全吻合的。从高考所考查的话题作文以及各种资料中所出示的一些话题作文来看 ,提示材料和话题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 ,我们图示如下。认真分析这三种关系 ,将有助…  相似文献   
22.
崔国明 《学语文》2006,(5):28-29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可谓异彩纷呈,尤其是自主命题之后,更是丰富多彩。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对关键字词的赏析,也有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还有对经典意象的理解和丰富情感的体会,几乎无所不包。诗歌鉴赏,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根本,但熟悉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和思路,掌握适当的解答技巧,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近几年尤其是2006年的试题,来看看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的“点”和“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崔国明 《新课程研究》2007,(4):17-17,16
校本培训是目前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培训方式,也是教师培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笔者以为专题研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培训有内容,培训见实效”的目  相似文献   
24.
时下,校园课题研究很"热", 呈现出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有的 学校有课题数十个,而有的学校则 要求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申报或参加 一个课题。的确,课题研究是教育 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 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先行和依 托。切实可行的、有很强的操作性 和推广价值的课题研究,对教育教 学改革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课题研究是一 项具有长期性和实验性的工作,是 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阶段,它 必须杜绝一切的功利目的。  相似文献   
25.
如今的教育教学,理念迭出,观点日新,让人目不暇接,也让人头晕目眩,甚至还让人无所适从。但是冷眼旁观,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理念其实只是重新包装之后的“闪亮登场”,其实质并没有超越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精髓;还有一些理念则有可能就是教育教学的“乌托邦”,只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因此,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理念,  相似文献   
26.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有这样一个句子:他们上楼时,琼珊已经睡着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打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多部常用词典都没有收录"窗槛"一词。而对于"窗槛"一词的读音,教材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注释,或许是教材的编者以为没有必要注释出来,但这确实是一个盲点,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这个词语的读音在各种练习中也经常遇到,而且有标注为"窗lian"的,也有标注为"窗kan"的。总之,  相似文献   
27.
高中语文第三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涉及到的“忙”达14处之多,几乎囊括了本文所介绍的贾府的主要人物。出现频率之高,内蕴之丰富,确非一般文章所及。其中又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贾母等人的“忙”最为出色,因为透过这些“忙”,可以窥见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物的不同心态。谨小慎微,唯恐失礼——林黛玉之“忙”文章中涉及到林黛玉的“忙”有以下三处情节中的四次描写:1.见迎探惜三春时:①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2.见王熙凤时:②黛玉连··忙起身接见。③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3.听大舅贾赦传话时:④黛…  相似文献   
28.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高考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创新。高考语文的创新精神在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因此有人很形象地把语言表达类试题称为高考语文的“试验田”。2004年高考,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表达创新类的试题有“按要求衔接句子”、“拟写广告词”、“对对联”等等。认真分析这些创新试题,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一、情境意识情境化是语言表达的发展趋势。语言表达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了,取代这种传统考查方式的将是命题人精心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吻合的语言环境,来着重考查考生在实际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9.
与学生谈话的心理时机与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同时又堪称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要想使谈话收到“四两拨千斤”的理想效果,不关注学生的心理、不讲究一定的技巧是不行的;而技巧又是和“时机”紧密相联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战机”。以我之经验,选择以下几种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0.
2000年的高考作文,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条评分标准。 这是 作文评分改革的又一体现,是原有“分项分等”式评分标准的一大进步。它打破了以往作文 评分“一锅粥”的现象,使高考作文的区分度有了明显提高,既有利于高考对人才的选拔, 同时又便于操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毋庸讳言,由于是第一次采 用这种方式,尤其是“发展等级”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有待今后加以改进,使之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1“发展等级”能否有数量控制?  设立“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