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和调查时的15项基本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除了在入学和调查时的外语水平高于美国学生外,其他14项基本能力都显著低于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等9项能力在调查时与美国学生的能力差距比入学时有所拉大。从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国际化、教学环境、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建议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本科教育,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有效地实施大学招生"综合评价"制度,重新审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面临的挑战,促进院校研究在学生发展方面的研究,积极支持和参与具有前瞻性的本科教育研究,建立大学驱动、数据驱动的内外部相结合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体系,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展及时的改革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2.
常桐善 《考试研究》2008,(3):115-127
本文以美国加州大学的招生实践为基础,分析高中成绩和标准化入学考试分数对大学一年级成绩的预测效度,以及它们在评定大学申请学生合格性中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加州大学利用这两种成绩确定申请学生合格性方法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高中成绩对大学一年级成绩的预测效度高于标准化考试(SATI)。但高中成绩主要反映了学生掌握高中知识的程度,而标准化考试成绩则侧重于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结合、使用这两种成绩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将会使大学招生更为科学公允。  相似文献   
23.
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问责起源于基础教育的质量问责,其目的是增强高校办学透明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最终提升自身治理效能和院校绩效。院校研究为强化美国高校回应公众问责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主要做法包括:为全国性信息公开化平台提供数据、编撰所在高校的问责报告、开发所在高校的信息公开化平台以及为媒体和相关利益人开展问责提供数据。加州大学院校研究回应公众问责是其决策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是从回应外部质疑的“被动问责”转向“主动问责”,也就是通过常态化的自评,定期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这种转型不仅是高等教育问责态度的转型,更是高校办学质量主体角色的彰显,反映出高校具备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承担办学责任的勇气和改进质量的决心。以此为借鉴,助力高校实现“主动问责”,中国需制定信息公开化的法律;高校须完善数据管理制度,塑造质量责任主体意识以及通过院校研究呈现办学绩效数据、提升回应公众问责效能的环境,开发整合型的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24.
<正>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中国高等教育一枝独秀。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完成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任务。中国的独立学院作为社会力量办学的产物,是一种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对此,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阙明坤在这方面深耕细作,进行了长期而严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