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和方法上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诸如,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将单纯的理论灌输与深入细致的关心爱护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关心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2.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了深圳、珠海、武昌等地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提出的论断。这一论断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抓住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论断也是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的,集中提炼了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十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的概念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三个层次来理解。目前,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大家普遍认同通识教育的理念,但对这一概念缺乏深刻理解;通识教育内容缺乏系统设计,与目标相差甚远;通识教育模式还远没有建立。原因在于通识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出路在于政府的支持,大学校长的重视,循序渐进的改革,最终需要建立起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鉴于以往导师终身制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中国人民大学于1988年开始对硕士研究生导师实行聘任制,使硕士研究生导师全部捧上了“泥饭碗”。1988年之前,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是由评定产生,这种导师资格一经评定就成为终身制,“导师”在人们的心理上变成了一种头衔,一种地位的象征。结果导致了:(1)导师队伍日益庞大。全校594名教授、副教授中就有495名硕士生导师,占全校高级职称人数的83.5%,有的系、所高达90%甚至100%。全校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00—350人,而硕士导师生就近500名。(2)导师有职无责,管理混乱,有的导师甚至五六年从未指导硕士研究生。(3)导师年龄老化,平均年龄高达59.9岁,再加上论资排辈的恶习,抑制了一大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19日,参加哲学两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检查与评价专家小组的全体专家就哲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出路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开轩同志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并讲了话。座谈会气氛热烈,专家们畅所欲言,奉献良策。本刊发表他们的发言摘要,一是希望各级领导重视哲学专业、特别是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建设,二是希望有关人员对此进一步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我国的雷达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铮教授生命的春天也开始了,鲜花荣誉接连向他涌来——1978年,他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84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获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1992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在此期间,保铮教授在雷达研究及教书育人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他先后出版了各种教材、专著8部,译著1部;在国内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冲击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天平再一次摇摆、颤动,寻求着新的平衡。随之而来的“厌学风”也迅速蔓延,霎时间,“托派”、“麻派”、“游派”在大学校园各领风骚,种种关于退学、出国、经商的传闻扑朔迷离。怎样看待这些现象?厌学风原因何在?研究生们都想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首都高校的一些硕士生、博士生,以便从他们的言行中领悟些可以告戒大家的哲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2~3日,以"人文的科学,科学的人文"为主题的学术与教学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共30多位学者以及众多关心通识教育的人士参加了会议,探讨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以及通识教育的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大学教师文化素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课题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及其重视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对教师的文化素养也颇有微词,尤其集中在知识陈旧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前,以艺术普及教育为己任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三个困境,即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要走出困境,必须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规律,科学设计公共艺术课程,同时,要注意将艺术普及教育和艺术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发展艺术专业的同时带动艺术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