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初学写教学文稿的老师.如果多次投稿不能被采用,写作激情难免会逐渐消退,最终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块写作的“料”.从此再也不谈写作了。其实.文稿不能被采用,质量固然是主因.也有许多非质量的因素。这里,我给大家提一个写作“四化”的建议,或许能提高投稿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42.
说起预习,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读写生字词、粗读课文,事实上,大多数语文老师也是这么布置预习的.这些需要预习吗?当然需要,但除了这些微观的预习,还需要宏观的预习.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因此,我们在研读作品时,必须联系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写作风格、处事态度等,特别是一些离学生时间、空间较远的文章,更需如此.预习如果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将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43.
廖纪元 《湖北教育》2009,(12):40-41
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把写挤进课堂”的呼声转化为了行动,但这好不容易“挤”进课堂的“写”.很多时候却是为写而写,与教学内容、情境油水分离,写也逐渐变成了课堂中的“鸡肋”。真正要使这“挤”进课堂的“写”有实效性,必须紧扣文本,围绕文本而“写”。  相似文献   
44.
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把写挤进课堂的呼声转化为了行动,但这好不容易挤进课堂的写,很多时候却是为写而写,与教学内容、情境油水分离,写也逐渐变成了课堂中的鸡肋。真正要使这挤进课堂的写有实效性,必须紧扣文本,围绕文本而写。  相似文献   
45.
翻开教师的备课本,从农村到城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课都有一条教学目标赫然在目,且表述基本相同,那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这无处不在的教学目标,笔者忍不住要三问了。一问:每个年级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相似文献   
46.
或许是爱语文的缘故吧,即使是看广告,有时也无端地联想到了语文教学。每每看到这些广告语,我便胡思乱想了。一、山高人为峰这是某著名企业的理念和宣传口号。我们的语文课,不也应该是人为峰吗?这里的人当是指我们的学生。看看我们许多名师的课,为什么  相似文献   
47.
好文章讲求“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那么,写文章就应努力让“百毛依领而顺”。即写作时要紧紧围绕中心点展开。这一点,对于初学写教学文稿的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8.
写作,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经常有老师这样问我:“廖老师,我也想写点东西,可就是找不到点子。到底怎样找点子呢?”想写点东西是好事,没有点子确实无法动笔.没有素材,写作便成了一句空话。那么,写作点子何处寻呢?  相似文献   
49.
初学写教学文稿的老师,常常向往“速度”:“唉,我几周才能挤出一篇小文来。要是写得有你那样快多好啊!”其实,写作是一种张弛有度、快慢有致的活儿。  相似文献   
50.
文本研读中的价值错位,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目前的文本研读中,有三种价值错位现象特别突出。一、用"阅读价值"替代"教学价值"每一篇课文,都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一是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了这篇课文所受到的教育、启示等。其二是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当一篇文章被选作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自然产生了语文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体现在与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发展相关的语文知识的呈现中,即"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表现为语识和语感两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