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萧一山虽然与其他学者的交流颇多,但不少交流是在冲突和不太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其基本学术思想如倡导学术经世等等,与学界主要潮流背道而驰。这些使他成为一个"孤独"的边缘学者。虽然萧一山在清史著述、清史史料、传统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基本符合才、学、识、德的"良史"标准,但其学术生命仅有20年,恰似一颗一瞥而逝的"彗星"。  相似文献   
22.
张光华 《出版科学》2013,21(2):20-22,26
五卅惨案后,北京大学组建救国团,同时创办《救国特刊》作为机关刊物。该刊主要围绕民众救国的主题开展工作,并对运动时刻保持清醒的理性精神。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救国团党派纷争等原因,《救国特刊》仅出版十六期,但其经验和教训对当今爱国情怀仍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3.
张光华 《新闻知识》2000,(12):35-35,23
我们这届班子是1996年10月开始工作的,上任伊始,虽然上届班子各方面已经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但在电视传媒业呈现“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的发展格局下,各台之间形成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频道大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新班子思考最多的,也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大问题。经过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班子一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财、物、时间、信息”被喻为现代管理“五要素”,而“人”则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对电视媒体而言.更是如此,只有抓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  相似文献   
24.
美国第10届大学生数学竞赛题中有一道是: 一条笔直的大街上有几座房子,每座房子里有小孩若干,问他们在什么地方相会,所走路程之和为最小? 我们设共有n座房子,每座房子里分别有a_1,a_2,…,a_n个小孩,现置大街于数轴上,并设相会点及每座房子分别对应数x,b_1,b_2,…,b,则孩子们到相会点的路程之和为 f(x)=∑a_1|x-b_1|,这里a_1∈N,b_1∈R且i≠j时b_i≠b_j。这样,原问题就转化为求x的值,使f(x)最小本文拟探讨a_1∈R时f(x)的最值情况。  相似文献   
25.
三角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是众所周知的。由于三角习题的特点,某些习题的隐含条件往往较之其它学科习题的隐含条件更难发现。那么,怎样发掘三角习题中的隐含条件呢?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例谈些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我们知道,高考解析几何试题解答过程的繁简程度往往受制于解题方法的选择,但不少考生却常因解题方法选择不当而导致解答过程冗繁甚至思维受阻。因此,在解几复习教学中通过对一些高考试题繁、简解答过程的对比来强化学生的求简意识是值得重视的。本文就简捷求解高考解几试题的主要途径作些归纳,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网络道德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讨论网络道德建设问题,特别是在微观层面上,从角色道德这个角度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网络道德建设应该以网上角色道德建设为着眼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许多高中学生都把数学、物理两科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在相当多的学生中,却存在着把学习数学和学习物理两者截然分开的现象。一方面他们学习了各种函数及其图象、直线和平面、三角方程、圆、椭圆、双曲线等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在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答处理问题(如分析物理图象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讨论一些物理现象中某些量的临界值,甚至比这更为简单的数量级的运算)时,却表现得滞后和吃力。面对这种情况,部分物理教师把原因片面归结  相似文献   
29.
萧一山是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中颇具特色的学者。他把国民性看成从"和平、宽大、知足"到"怯懦、自私、愚昧"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认为"十厄"导致的中庸文化精神变质是国民性蜕化的根本原因;在态度上,萧一山能客观地看待国民性的优劣,与国民性改造思潮中盲目否定或肯定的研究倾向迥然不同;在国民性内容上,萧一山的概括直接服务于建设近代国家的需要,体现出强烈的经世精神;在国民性改造上,他强调利用战争环境震醒国人,并以教育潜移默化,这些措施同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0.
萧一山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同时强调人在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他指出历史发展的速率是"越后越快",而且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变化速率也不一致。萧一山具有"英雄史观"倾向,但其目的是想敦促"英雄们"更好地担负起社会责任。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萧一山基本上能够兼言功过,并把顺应时代潮流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